人物生平
湖北黃梅人。家境貧苦,少年時到九江當搬運工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任中共九江聯(lián)絡站負責人。不久被選為中共九江地委委員,參與九江總工會領導,成為九江工人運動重要領導人。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后,1927年10月參與領導星子農民暴動,攻占了星子縣城。爾后率農民武裝轉移至秦山山區(qū)。同年12月贛北游擊隊成立,任副黨代表,不久任黨代表。率游擊隊在贛北開展游擊活動。1928年初任中共德安臨時縣委書記。2月領導德安農民暴動,5月成立德安正式縣委,任書記。領導建立了贛北游擊根據地,是贛西北紅軍游擊隊主要創(chuàng)建人。同年12月出席中共江西省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共江西省委委員、常務委員,任省委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1929年夏赴上海入黨中央訓練班學習,曾兼支部干事。不久江西省委改組,被中共中央指定為中共江西省委書記。同年11月省委機關在南昌被敵人破壞,因叛徒出賣被捕。1930年3月在南昌英勇就義。
人物事跡
沈劍華出身貧農家庭,讀過四年私塾,愛好繪畫。1918年拜師學刻譜字。1924年經朋友介紹到九江夏寶記瓷號“起彩”(繪畫)。這時,他思想激進,勤奮好學,經常到“九江書店”購買或借閱一些進步書籍,結識了共產黨員彭江。后來,經在九江讀書的同鄉(xiāng)吳九思等人介紹,秘密參加革命活動。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四.一二”蔣介石叛變革命后,九江市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幸存的共產黨員轉入地下斗爭!鞍耍弧蹦喜鹆x后,蔣、汪大肆逮捕、屠殺共產黨人。同月九日,彭江等二十六位黨的骨干和革命同志,均在九江大校場遭敵人殺害。此時,國民黨反動派到處通緝沈劍華,化裝成一名木匠,渡江回到家鄉(xiāng)沈家灣,轉入地下活動。黨的“八七”會議精神和中共江西省委關于秋收暴動批示貫徹之后,他接到通知,要他回九江策劃農民起義。他回到九江后,協(xié)助中共贛北特委書記林修杰于九月中旬在廬山白鹿洞策劃星子暴動,攻克星子縣城,砸開監(jiān)獄,救出關在監(jiān)獄里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然后回到九江馬楚.小陽鋪地區(qū)打游擊,處決當地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吳應濤.周少榮等。同年十一月初,贛北特委在九、德邊界岷山的主峰秦山金盆寺召開九江、德安、瑞昌三縣黨的負責人會議。會上,根據沈劍華的提議,決定建立贛北紅軍游擊隊,以岷山為根據地,同敵人開展游擊戰(zhàn)爭。正當會議緊張進行時,九江、德安、瑞昌三縣的反動武裝,三面包圍金盤寺。沈劍華主動請戰(zhàn),擔負阻擊敵人掩護同志撤退的任務。他沉著指揮,集中幾十名赤衛(wèi)隊員,打擊敵人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靈活機動,進行阻擊,拖住敵軍,完成了掩護撤退任務,然后把隊伍轉移到彭山。不久,林修杰調鄱陽縣工作,張源健來贛北組建紅軍游擊隊。1927年十一月下旬,贛北紅軍游擊隊在德安縣朱家壟成立不久張源健任隊長,李凌云任黨代表,沈劍華任副黨代表。1927年底,中共德安縣委機關遭到敵人破壞,縣委書記楊超在南昌犧牲,工作處于停頓狀態(tài)。1928年年初,中共江西省委指派沈劍華以紅軍副黨代表身份到德安組織臨時縣委兼任臨時縣委書記。二月六日(陰歷正月十五夜),他在洞霄、喻家山直接指揮了有名的元霄暴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鏟除了當地的地主武裝,處決了反動分子張陰亭、張潤生、張求生等,接著在全縣恢復和發(fā)展了四個區(qū)委、二十多個黨支部。同年六月,黨代表李凌云打了次敗仗,擅自決定埋槍、解散隊伍,沈劍華堅決反對李凌云的錯誤行為,因得到贛北特委書記吳德峰的支持,省委撤消了李凌云的黨代表職務,由沈劍華擔任游擊隊黨代表,重新整頓游擊隊,繼續(xù)堅持武裝斗爭。
1928年12月5日,中共江西省委在湖口縣舜德鄉(xiāng)王遂村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沈劍華被選為中共江西省委執(zhí)委兼農民委員會的書記。不久,中共中央又指定沈劍華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他在任職后,召開常委會議,研究和加強黨在南潯鐵路沿線的工作,調整和加強信江特委,批準成立贛東北特委。為恢復和發(fā)展全省各級組織,他主持組建中共南昌區(qū)委,領導南昌織襪廠黨支部,開展經濟斗爭。
1929年冬,國民黨加派兵力,對江西革命根據地進行“圍剿”。十一月,省委機關被“南昌衛(wèi)戍司令部”張輝贊偵破。由于胡子華(省工委)供出了沈劍化、賀。ㄊ(zhí)委)、阮嘯仙(省執(zhí)委)等,敵人到處張貼布告,懸重賞捉拿沈劍華。在這危急關頭,他不畏艱險,對被破壞的省委機關和全省黨的工作,進行了整頓和布置。十二月中旬,他為了九江黨組織的安全,趕往九江,通知同志們轉移。不幸在南昌抵九江途中的黃老門車站被捕。沈劍華被捕后,南昌衛(wèi)戌司令部嚴刑酷訊,一無所獲,只好向蔣介石報告: 沈劍華等,“皆迷信共產主義甚深,審訊時,態(tài)度倔強,大有以身殉主義 、視死如歸之慨”。1930年元月,被張輝贊殺害于南昌,年僅二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