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載
據(jù)《明實錄》記載,萬歷八年(1580)九月己卯,神宗皇帝親命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讀陳經(jīng)邦,翰林院侍講朱賡典武舉試。劉承禧萬歷元年至七年間中武舉鄉(xiāng)試,高中武狀元以后的情況,史上沒有記載。僅《黃州府志》載:劉承禧為萬歷庚辰科會魁,官至錦衣衛(wèi)指揮。娶妻為嘉靖朝內(nèi)閣首輔徐階的曾孫女。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其父被罷官,他受牽連,亦去職。喜收藏。
在世時間
劉承禧(1560~1621)
明書畫收藏家。字延伯,一字延白,一作劉天禧,湖廣麻城順河集(今屬湖北)人。出身于官宦世家,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武進士。襲父職任錦衣衛(wèi)千戶,指揮和同隸武官。在嘉靖年間,和當(dāng)朝文淵閣大學(xué)士、禮部尚書、首輔徐階的曾孫女聯(lián)姻。仕至都督。萬歷十七年(1589年),其父被罷官,他亦受到牽連,遂去職。據(jù)明文學(xué)家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記載,萬歷三十四年(1606),沈德符與袁宏道討論《金瓶梅》時稱:麻城人劉延伯家中有《金瓶梅》全本,是從原稿手抄本,是從其妻徐氏娘家大學(xué)士徐階府上抄錄的。重視元代戲曲,廣為搜求,收藏元曲亦有數(shù)百種,和其他著名文學(xué)家往來甚密,如“公安三袁”等人曾在他家借書閱讀。萬歷三十七年(1609)他把《金瓶梅》全本帶到江浙去刻印,由此得以廣泛傳播!对x》作者臧懋循曾記載:“頃過黃,從劉延伯借得二百五十種,云錄之御戲監(jiān),與今坊本不同,因為校訂”。他在《寄謝在杭書》中又稱:“還從麻城,于錦衣劉延伯家得抄本雜劇三百余種,世所稱元人詞盡是矣。其去取出湯義仍手……”。臧懋循本身“家藏雜劇多秘本”,還向劉延伯借書數(shù)百種,劉氏藏書可見豐富一時。又收藏有名家稿本和法書,還收藏東晉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朱熹自書《游云谷詩》原稿等,乃是其在萬歷十一年(1583)歲末,在京都購得此卷,收藏幾近40年。身后,留有遺書稱:“吾兒不學(xué),不足嗣吾志,敬以諸珍答謝知音”。遂將部分珍品贈送與京都收藏家——余清齋主人吳廷。他和吳廷關(guān)系甚密,所藏《金瓶梅》和《快雪時晴帖》先后流入?yún)鞘现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