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沙深的家境比較清貧。文獻記載說他“少負異才,長益刻苦自勵”!鼻∷氖迥辏1780年),沙琛二十一歲,舉人登仕,歷任安徽懷遠、霍丘、建德知縣和六安知州。清嘉慶八年(1803)調(diào)任懷寧知縣,來到安慶。沙琛上任伊始,安慶連年水患,百姓苦不堪言。鄉(xiāng)紳王大本、劉成象、王文治、張茂才等人聯(lián)名呈請修江圩,以緩解沿江洼地內(nèi)澇之苦。沙琛迅速準予所請,并決意主持修筑大計。他一面派屬下縣吏四處募集資金,一面帶人勘察水情、地形,加以規(guī)劃。之后,組織軍民日夜加筑,修成自任店至新河口長約70里的沿江圩堤,堤中興建永豐、御源、永定3座通江涵閘,既可排出內(nèi)澇,又可引江水灌溉。堤建成后,圩內(nèi)萬畝良田受益。士民為感激沙琛的德政,請名為“沙公圩”,但沙琛堅辭不允,取名為“廣泰圩”,以寓意廣享平安。
后來,沙琛被卷入“霍丘案”,遭謫貶。懷寧及懷遠、建德、六安州等5州縣士民聞訊后,紛紛聚集到巡撫衙門求情,并自發(fā)捐款為沙琛“代贖罪過”。安徽巡撫見狀大驚,迅即奏請朝廷,終“恩予開復,免其贖鍰,使得歸養(yǎng)”。
嘉慶十四年(1809年),沙深回到故鄉(xiāng),結(jié)束了他短短的仕途生涯。
詩歌成就
沙琛是一個有才華的詩人。他的詩,有些篇章反映了對勞動群眾的同情,對剝削制度的不滿。
云南著名詩人師荔扉評論沙深的詩說:“所謂詩人者,或數(shù)十年一遇,或數(shù)百年一遇,蓋遇之如此其難也。蚓在荒取僻壤,如吾鄉(xiāng)者?而吾乃得見太和沙獻如先生。始吾甲戌歲,讀獻如《荒山紀游》諸詩,氣奇情邁,絕眾離群。曾題辭其后矣。丁丑,歲暮,又得近作數(shù)冊。讀之,其氣奇如故,其情邁如故,其絕眾離群亦如故。詩人乎!其點蒼山、西洱河靈秀之所鍾疏,而適際貞元會合之,盛者乎!吾鄉(xiāng)于是乎為不乏人矣。然是皆獻如年五十后失意暫息之所作也。而其周覽名勝,交游賢豪,蓬蓬勃勃,不可遏抑之概,皆于是乎見之。若斯人者,增一日置其身于揪隘喧囂之境。用其心于卑猥凡還之域,而輕見其才哉?向使吾不識其人而但讀其詩,必以此為名將盛年得志者之所為矣。而獻如固如此哉!”這約略可見沙深之為人及其詩風之見重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