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譙慶云,巴中市巴州區(qū)果敢康家溝人,大舟公第九代孫,清朝同治、光緒年間(約在1862—1882年),曾任巴州衙門“司爺”。十余年間,為家鄉(xiāng)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受到人們廣為稱贊,群眾中常有“金知府、焦知縣(注:“金知府”,指金鳳洲,直隸天津縣——今河北省天津縣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任巴州知事,光緒三年——1878年復(fù)任;“焦知縣”,人們常把“譙”諧稱為“焦”,意為慶云公其人在州衙很有影響力),生死押門慶云站”的謠傳。慶云公離職還鄉(xiāng)后,在其出生地修了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四合院”,石工們在院壩中央鋪建一顆長二丈八尺、寬一丈五尺、高六寸的“大印”,人們稱它為“印盒院”。這顆石印,至今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