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學習經(jīng)歷
1985年9月~1989年7月,合肥工業(yè)大學物理系本科生,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9年7月~1989年7月,合肥工業(yè)大學物理系碩士生,獲理學學士學位。
1992年9月~1995年12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系博士研究生,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6年3月~1998年3月,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電磁場與微波專業(yè)博士后流動站流動。
工作經(jīng)歷
1998年3月至今,任教于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
2000年6月~2000年10月,臺灣國立交通大學客座教授。
2000年12月~2001年3月,日本Tokai大學訪問學者。
2003年1月~2003年6月,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訪問學者。
先后承擔和參與了20多項國家和部委項目,主要包括總裝軍事電子創(chuàng)新項目重大項目、總裝武器裝備預研項目、航天科工集團型號項目、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項目以及各種基金等。
2011年至今,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教授。
主講課程
主講碩士生課《固態(tài)電子學》,《現(xiàn)代天線設(shè)計》。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電磁場與微波毫米波系統(tǒng)。
主要貢獻
已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40多篇,近三年部分論文如下:
[1]ZHU Qi, et al, “Dual-Linearly-Polarized Microstrip Array Based on Composite Right/Left-handed Transmission Line,” July, number 7, Microwave and Optical Letter, 2006.
[2]ZHU Qi, et al, “Delay Lines Based on Left-Handed Transmission Line Structure”, Oct, number 10, Microwave and Optical Letter, 2006.
[3]朱旗,姚連增,蔡維理,“準一維量子線陣列天線研究”,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學報,2006年第三期。
[4]朱旗,陳暢,“利用納米技術(shù)研制納米管陣列天線的可能性”,電子學報,第9期,2005年。
[5]張忠祥,朱旗,徐善駕,“左手微帶傳輸線在毫米波天線陣中應用”, 紅外毫米波學報,2005年10月第5期。
[6]張軍,朱旗等,“利用混合模型法計算微帶天線間互耦”,《微波學報》,2004,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