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楊明玉,字楊樹。男,1972年生,山東金鄉(xiāng)人。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師承蔣彩蘋,胡勃,許繼莊等先生,現(xiàn)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美協(xié)工筆重彩畫學會會員,中國國畫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央美術學院工筆花鳥畫高研班蘇百鈞工作室助教,蘇百鈞工筆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蘇百鈞先生入室弟子。
楊明玉先生的工筆畫克服了容易畫的呆板無趣的弊病,注重了工筆技法語言,用現(xiàn)代的構成意識與方法,利用物體之間的呼應安排,巧妙的運用色彩,注重虛實,干濕濃淡的變化處理,在選材上拮取得是自己最熟悉的農(nóng)村的蓮藕,煙袋,瓜果,花卉……整幅畫面展示給人們的是一種樸實,真誠,厚重,攝人心魄的強大震撼力………
作品參展
2004年,國畫《家園》獲第十屆全國美展山東預展區(qū)二等獎,
2008年,國畫《幽園系列》等四幅作品參加山東省新人新作展,
2008年,被山東省美術家協(xié)會、《美術報》評選為“山東國畫百家”,國畫《家園》等六幅作品參加山東國畫百家作品展;
2008年 作品《遠去的英靈》獲“情系汶川”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yōu)秀獎;
2012年 作品《雨林深處》獲首屆當代全國花鳥畫作品展優(yōu)秀獎
2009年,國畫《千年一夢遙》參加“紅旗頌”山東美術精品展銀獎;2010年,國畫《青紗帳-甜玉米》參加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5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2013年作品《藕象》參加首屆“朝圣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
2013年作品《藕象之一》獲“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國中國畫展優(yōu)秀獎,
2013年作品《藕象之二》參加“墨韻嶺南”全國美術作品展,
2013年 作品《藕象之一》(豎)獲“紀念惲南田誕辰380周年”全國花鳥畫展優(yōu)秀獎,
2014年作品《姜山-曦》參加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分展區(qū)銀獎,
2015年作品《藕象-潔》參加“泰山至尊”全國中國畫,油畫作品展,獲優(yōu)秀獎,
2015年作品《生生不已》參加“翰墨齊魯”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獲優(yōu)秀獎,
2015年作品《藕像-清》參加全國工筆重彩畫作品展,
2015年作品《生靈》參加“里面的魅力”蘇百鈞師生作品展,
2015年作品《力量》參加“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七十周年”美術作品展。
藝術評論
意想心隨
初見明玉是2013年初夏,隨先生到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工筆花鳥畫高研班蘇百鈞工作室看學生作業(yè),一進教室,門邊掛著的一幅畫吸引了我的目光,輕聲問:“誰畫的?”“我”,扭頭看,一位個子不算高,皮膚黑黝黝的山東壯漢子臉帶笑容露出白牙站在我身邊。嘿,好憨厚的農(nóng)民兄弟。
兩年后,明玉拿來三十多幅畫擺在我面前,卻讓我大吃一驚,這位腰纏滿貫的“農(nóng)民”漢子筆下全是農(nóng)村生活中常見的瓜果實物,好親切哎。一根煙斗,半袋煙絲,散落的花生米帶出塵封的歲月;竹子折了,月兒升起,靜靜的鄉(xiāng)夜唯有蟲鳴;清清溪流,一闕紅草,寄托了濃濃鄉(xiāng)情。畫面不雜,意簡筆賅,帶出鄉(xiāng)村景色。煙袋傍擱,五個石榴擺放在簸箕里;一筐柿子左擺煙袋;半籃核桃依舊煙袋傍伴,看得出,這是畫家對老農(nóng)辛勤勞動的贊美。曾吸引我眼球的蓮藕用不同的構圖形式畫了幾幅,有堆成小山,有放在小筐,有散亂擺放,這組蓮藕畫只有心歷過收獲喜悅才得以表現(xiàn)。畫面沒有聲音不用語言,包涵了收獲的喜悅與歌頌。
工筆畫很容易畫得呆板無趣,而楊明玉的畫厚重里又透著靈動感覺,他選擇工筆技法語言,在取材上選用農(nóng)村小景,用現(xiàn)代的構成意識與方法,利用物體之間的呼應安排,巧妙地運用色彩,注重虛實、濃淡、干濕的變化處理。例如蓮藕組畫中的蓮藕,用高明度色彩去表現(xiàn),而藕節(jié)用赭褐色,既表現(xiàn)了蓮藕的本質(zhì)又巧妙地加強了穩(wěn)重感。從中,讓人感受到美學理想和旨趣。
明玉的畫,樸實、真誠、有懾心入魂的震憾力,他的畫注重了感情投入,把生活中觀察到的物體,用感覺、感受賦于感情去繪畫。他的畫從整體或局部 都表現(xiàn)了物體的主客觀的完美結合,記得有一本書中寫道:小小的畫圖,包含著他對宇宙人生的沉重問題輕安拈出的豪氣……這也是對明玉的寫照吧。
楊明玉入室蘇百鈞先生三年了,畫藝有了飛躍長進,蘇先生的寬仁淡泊和嚴教引導,對他影響很大并受益非淺,幾年里,他的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展覽并獲獎,短短的時間,他加入了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成為名符其實的藝術家,這和老師教導與他的勤奮、悟性分不開。每每提起明玉,蘇先生總會由衷地高興,認為儒子可教,前程無量!
承影 于北京湖畔雅居
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