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李任重在嶺東同文學堂畢業(yè)后,到廣州蠶業(yè)學堂當教員。由于蠶業(yè)教學上的選種、防治病蟲害、觀察蠶絲、檢查桑葉等科目,都必須借助顯微鏡,更促使李任重廢寢忘餐地加緊研制。他仔細分析多種顯微鏡的結構特點 , 與深入研究了眼睛和視覺的光學原理,體會到凸透鏡是顯微鏡的最主要部件,而優(yōu)良的凸透鏡是制造性能優(yōu)越的顯微鏡的關鍵和前提。于是選取優(yōu)質玻璃,親自動手磨制。經過廣泛參考有關科技文獻、實物和反復的磨制實踐,他終于熟練地掌握了這方面的技藝,攻克了制造顯微鏡的最大一道難關,制出了優(yōu)良的凸透鏡, 并進而生產出能放大500至1000倍的、性能優(yōu)越的顯微鏡。
簡歷
1907年10月,李任重將所制的顯微鏡一具,連同說明書報送主管部門廣東提學司署(在今教育路),請求立案專利,以便推廣。經提學司署官員詳細審驗后,認為當時日本所制的顯微鏡,尚不能自制凸透鏡 (時稱凸靈鏡),只靠向西方進口,而李任重所創(chuàng)制的顯微鏡能自制凸透鏡,因此十分可貴并實用。而且他制顯微鏡的原料都是國貨,填補了國內空白,質量達國際水平。于是官方對李獎勵有加,準其推廣。
李任重試制顯微鏡成功后,在廣州設立“大光社”,并在雙門底上街(今北京路)點石齋商店掛出“中國大光社顯微鏡出世”的廣告牌, 由點石齋代售顯微鏡預約券。預收50%貨款年底交貨,九折優(yōu)待。由于李任重制的顯微鏡性能優(yōu)越,價格便宜(每臺40元銀元),購買者眾。后來,李任重又制造大眾化的低倍數顯微鏡(放大00倍),只售5元一臺, 為人稱道。
1910年5月,官方在南京舉辦南洋勸業(yè)博覽會,李任重選送一批顯微鏡參加展出和比賽,被評為優(yōu)良產品,榮獲金牌獎。李任重也被譽為 “中國新顯微鏡制造家”。
1913年,李任重在家病逝,年僅3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