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陳惜華(1899~1962),又名憲仁、壽山,廣西鐘山縣花山鄉(xiāng)榜冠村人。民國12年(1923)于廣西法政法律本科畢業(yè)。民國14年(1925),他主動籌款將榜冠村陳家佐私人所建學舍修建為三江兩級小學校。他先后在紅花小學和縣立第一小學教書。民國19年(1930)出任縣教育局督學員。民國20年(1931)參加編修《鐘山縣志》,擔任區(qū)采訪員、校對、編輯等職。民國25年(1936)代理鐘山中學校長。民國30年被選為鐘山縣臨時參議會參議員。民國36年(1947)3月,當選為廣西省參議會候補參議員。是年,當上了縣參議長。同時,兼任鐘山縣聯(lián)防自衛(wèi)委員會副主任。民國26年(1937),他支持女兒陳樹民參加廣西第一屆學生軍。民國36年(1947)6月5日,英家起義后,國民黨縣政府大肆追捕革命同志,他暗地保護陳作民出走。鐘山解放后,任鐘山縣人民解放委員會委員。1950年,陳惜華曾擔任鐘山縣招撫委員會委員,為清剿匪患、鞏固人民政權做了許多工作。1951年擔任平樂專區(qū)土改委員會委員,是鐘山縣和廣西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后調珊瑚礦任礦長。1953年,“三反”及民主改革期間于平桂反省3個月后回鐘山開辦書社。1957年任富鐘縣“中文”公司副經理。1958年因歷史問題被劃為歷史反革命而清洗回家。1962年于榜冠村病故。1984年12月21日中共鐘山縣委員會為陳惜華作了徹底平反,恢復公職、恢復政治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