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后周世宗柴榮率軍親征南唐時,郭廷謂時任南唐濠州團(tuán)練使。周軍兵臨城下,郭廷謂舉城歸降,成了后周的將軍。后來郭廷謂又與徇天長,指揮使武守琦等人去攻打南唐揚(yáng)州。趙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后,郭廷謂在宋朝任職。
宋太祖開寶五年(972),郭廷謂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四。
宋史記載
郭廷謂,字信臣,徐州彭城人。父全義,仕南唐為濠州觀察使。廷謂幼好學(xué),工書,善騎射。補(bǔ)殿前承旨,改濠州中軍使,李景每令偵中朝機(jī)事入奏。全義卒,擢莊宅使、濠州監(jiān)軍。周世宗攻淮右,南人屢敗,城中甚恐,廷謂與州將黃仁謙為固御之計。周師遣諜以鐵券及其壘,廷謂拒之。城中負(fù)販之輩率不逞,廷謂慮其亡逸,籍置大寺,遣兵守之,給日食,俾制防城具,隨其所習(xí),以故周師卒不得覘城中虛實。
周師為浮梁渦口,命張從恩、焦繼勛守之,廷謂語仁謙曰:“此濠、壽之患也。彼以騎士勝,故利于陸;我以舟師銳,故便于水。今夏久雨,淮流泛溢,愿假舟兵二千,斷其橋,屠其城,直抵壽春。”仁謙初沮其議,不得已從之,即輕棹銜枚抵其橋,麾兵斷笮,悉焚之。周師大衄,死者不可計,焚其資糧而還。以功授武殿使。周師退保定遠(yuǎn),又募壯士為負(fù)販狀入定遠(yuǎn),偵軍多寡及守將之名。還曰:“武行德、周務(wù)勍也!蓖⒅^曰:“是可圖也!庇旨l(xiāng)兵萬余洎卒五千,日夕訓(xùn)練,依山銜枚設(shè)伏以破之,周師大潰,行德單騎脫走。時有以玉帛子女餉廷謂者,悉拒之,唯取良馬二百匹以獻(xiàn)。以功為滁州刺史、上淮巡檢應(yīng)援兵馬都監(jiān)。及紫金山之戰(zhàn),南唐諸將多歸降者,獨廷謂以全軍還守濠州,追不能及。時濠守欲棄城走,廷謂止之。俄加本州團(tuán)練使,繕戈甲,治溝壘,常若敵至。是秋,周師復(fù)至,表于景請援,且言周兵四臨,乞卑辭請和,以固鄰好。夜出敢死士千余襲周營,焚頭車洞屋,周師蹂躪死者甚眾。既而援兵不至,周師急擊,廷謂集諸軍壘門之外,南望大慟而降于周。至山陽,見世宗,特加宴勞,賜金帶、襲衣、良馬、器皿,拜亳州防御使。以其弟本州馬步都校廷贊為和州刺史。命攻天長軍,降其將馬赟。又為樓櫓戰(zhàn)棹左右?guī)急O(jiān),俄歸譙郡。
宋初,從征上黨,再知亳州。乾德二年代還,改絳州防御使。兩川平,馮瓚知梓州,為仆夫所訟,召廷謂為靜江軍節(jié)度觀察留后以代之。州承舊政,有莊宅戶、車腳戶,皆隸州將,鷹鷂戶日獻(xiàn)雉兔,田獵戶歲入皮革;又有鄉(xiāng)將、都將、鎮(zhèn)將輩互擾閭里,廷謂悉除之。開寶五年,卒,年五十四。
廷謂性恭謹(jǐn),事母以孝聞,未嘗不束帶立侍。
家庭成員
成員
徐州彭城郭氏出自華陰,系唐檢校左散騎常侍、感化(武寧)軍節(jié)度使郭銓后裔。
第一代 | 第二代 | 第三代 | 第四代 | 第五代 | 第六代 | 第六代 |
---|---|---|---|---|---|---|
郭子儀(唐中書令、汾陽王) | 郭映(唐太子右庶子) | 郭銓(左散騎常侍、徐宿濠泗等州觀察使、徐州刺史、感化軍節(jié)度使) | 郭處嚴(yán)(龍門縣令) | |||
郭處殷(易定節(jié)度副使) | ||||||
郭處弘(方義縣令) | 郭全義 | 郭廷諭 | 郭延澤有子元亨。 | |||
郭廷謂 | 郭延濬有子有倫。 | |||||
郭廷讃 |
表格參考資料:見于以下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