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高志平,男,1964年9月生,湖北師范學院高志平副教授湖北省黃梅縣人,民進會員,歷史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F(xiàn)為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系系主任,湖北師范學院工會委員會委員,中國世界近現(xiàn)代史研究會會員,湖北省世界史研究會會員。
學術經(jīng)歷
1982年9月至1986年6月就讀于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本科畢業(yè),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86年6月分配來湖北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工作至今。1991年7月在南開大學參加由中國世界近代史研究會舉辦的“世界近代史講習班”學習。1993年9月至1994年6月在中山大學研究生院進修中美關系史,師從吳機鵬教授。1994年晉升講師。1997年9月至2000年6月就讀于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世界史專業(yè),師從黃正柏教授,碩士研究生畢業(yè),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02年晉升副教授。2003年10月在東北師范大學參加由教育部師范司舉辦的“高等學校歷史學科教學論教師國家級培訓班”學習。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就讀于華中師范大學國際關系史專業(yè),師從黃正柏教授,博士研究生畢業(yè),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7年7月參加由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舉辦的“國際關系研究方法講習班”學習。2010年7月參加由湖北省委黨校舉辦的“全省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干研修班(第一期)”學習。主要研究方向為世界近現(xiàn)代史、國際關系史、美國史。
教學情況
1987年至1988年為本校政治系本科生主講《世界近代史》。自1989年以來一直為歷史系學生主講《世界近代史》專業(yè)核心課程。自1992年開始為歷史系本科生先后開設了《美國外交史》、《中美關系史》、《國際關系史(近代部分)》、《美國經(jīng)濟史》等專業(yè)選修課程。2000—2007年擔任歷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自2001年開始為全校學生先后開設了《圍棋》、《當代中美關系》、《美國總統(tǒng)與美國歷史》等公共選修課程。2008年至今擔任歷史系系主任,F(xiàn)主講《世界近代史》、《近代國際關系史》、《美國史》、《中美關系史》、《國際關系基礎理論》等專業(yè)課程。
科研成果
1、《國外不結(jié)盟運動研究述評》,《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9年第3期;
2、《20世紀80年代不結(jié)盟運動的國際經(jīng)濟活動初探》,《求索》2008年第12期;
3、《試析20世紀70年代不結(jié)盟運動在經(jīng)濟領域的活動》,《歷史教學問題》2009年第2期;
4、《試析冷戰(zhàn)時期不結(jié)盟運動的糧食和農(nóng)業(yè)政策主張》,《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
5、《冷戰(zhàn)時期不結(jié)盟運動對跨國公司的認識與政策主張》,《黃石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
6、《試析冷戰(zhàn)時期不結(jié)盟運動的國際經(jīng)濟新秩序方案》,《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
7、《20世紀50年代美國對亞非中立主義國家的政策》,《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
8、《試論1780年武裝中立同盟》,《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
9、《近代早期英國憲政研究現(xiàn)狀述評》,第二作者,《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6期;
10、《中立外交發(fā)展演變的歷史考察》,《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
11、《地緣政治與戰(zhàn)后亞非國家中立主義的形成》,《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
12、《論二戰(zhàn)后亞非新興國家中立主義外交政策的影響》,《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
13、《試析二戰(zhàn)后亞非國家中立主義外交政策的含義》,《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武漢)2001年第3期;
14、《再論中共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方針的確立》,第二作者,《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
15、《歷史學功能芻議》,《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武漢)2002年第1期;
16、《二戰(zhàn)后亞非新興國家中立主義外交政策的成因初探》,《江漢論壇》2002年第3期;
17、《簡析美國對華門戶開放政策淵源》,《咸寧師專學報》2002年第4期;
18、《論殖民主義統(tǒng)治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響》,《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
19、《也論1864年丹麥戰(zhàn)爭的性質(zhì)——與李良玉同志商榷》,《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5期;
20、《俾斯麥時期德奧同盟的性質(zhì)》,第二作者,《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5期;
21、《1875年德法戰(zhàn)爭危機真實性考察》,第二作者,《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期;
22、《試論美國早期中立外交的歷史背景和作用》,《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2期;
23、參編《轉(zhuǎn)型中的世界與中國》,副主編,武漢出版社2008年版;24、參編《世界通史·近代卷》,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科研項目
1、《中立外交在近現(xiàn)代國際關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1997年度湖北師范學院青年項目,已結(jié)題,合格;
2、《二戰(zhàn)后至50年代亞非國家中立主義外交政策研究》,湖北師范學院2001年度研究生啟動項目,已結(jié)題,被評為湖北師范學院2003年度優(yōu)秀結(jié)題項目;
3、《中國與不結(jié)盟運動關系研究》,湖北師范學院2003年度科學研究重點項目,項目編號2003A08,已結(jié)題,合格;
4、《中國與不結(jié)盟運動關系的回顧與展望》,湖北省教育廳社科重點項目,項目編號2004z29,已結(jié)題,合格;
5、《〈世界近現(xiàn)代史〉精品課程建設中的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湖北師范學院2008年度教研項目,已結(jié)題,合格;
6、《冷戰(zhàn)時期不結(jié)盟運動的經(jīng)濟維度研究》,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項目編號2010d070,正在研究。
獲獎情況
1、《二戰(zhàn)后亞非新興國家中立主義外交政策的成因初探》,2005年黃石市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2002-2003)論文類二等獎;
2、湖北師范學院2001年度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優(yōu)秀獎;
3、湖北師范學院2005年度中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三等獎;
4、湖北師范學院2006年度師德師風教育知識競賽二等獎;
5、湖北師范學院2001、2003、2004、2005、2009年度“優(yōu)秀實習指導教師”;
6、湖北師范學院2001、2006、2009年度“工會工作積極分子”。 [1]
湖北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