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足見董樸影響之大。樸自幼強記,曾向樂順卿、劉德淵學習,對六經(jīng)及孔孟,融會貫通,成為一代大儒,其為學,“自六經(jīng)及孔、孟微言與凡先儒所以開端闡幽者莫不研極其旨而會通之。故其心所自得,往往有融貫之妙”(《元史·儒學傳》)。王結(jié)曰:“樸之學,造詣既深,充養(yǎng)交至。其為人清而通,和而介,君子人也!敝猎辏1279),胡壁壘慕名請董樸出任陜西提刑按察使。董樸因親老歸養(yǎng)后。忽必烈又請其為太史院主事,領導天文歷算等科研工作,董樸后以年老告辭還鄉(xiāng),在邢臺創(chuàng)辦龍岡書院,教書授學,龍岡書院自董樸在元初創(chuàng)建,一直延續(xù)至明清民國時期。皇慶初,董樸年已逾八十歲,元朝皇帝再次特詔董樸為翰林院修撰。董樸以85歲高齡去世
史料記載
《元史·董樸》
董樸,字太初,順德人。自幼強記,比冠,師事樂舜咨、劉道濟,幡然有求道之志。至元十六年,用提刑按察使薦,起家為陜西知法官。未幾,以親老歸養(yǎng)。尋召為太史院主事,復辭不赴;蕬c初,樸年已逾八十,詔以翰林修撰致仕。延佑三年,無疾而終,年八十有五。
樸所為學,自《六經(jīng)》及孔、孟微言,與凡先儒所以開端闡幽者,莫不研極其旨而會通之,故其心所自得,往往有融貫之妙。其事親孝,與人交,智愚貴賤,一待以誠,或有犯之者,夷然不與之校。中山王結(jié)曰:“樸之學,造詣既深,充養(yǎng)交至;其為人,清而通,和而介,君子人也!睒慵医垖,學者因稱之曰龍岡先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