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王玖興先生1916年1月24日出生于江蘇省贛榆縣(現(xiàn)贛榆區(qū))一個農民家庭。
早年,王玖興在東海師范學校學習,1935年獲江蘇省師范院校會考第一名,1937年至1941年,他先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學(現(xiàn)南京大學前身)和武漢大學哲學系。1944年秋,王玖興報考國立西南聯(lián)大清華研究院,攻讀碩士學位,畢業(yè)后任該校哲學系哲學史課教員。
1948年春,王玖興通過公費留學考試,赴瑞士夫賴堡大學留學,進修哲學和心理學。1955年夏,取得博士學位。同年秋,畢業(yè)后留校任教,就任夫賴堡大學講師,講授中國哲學。在這期間,王先生對存在主義哲學產生了深厚的興趣,他還旁聽了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和海德格爾的課程。這些寶貴的訪學經歷都為他日后在西方哲學史領域中所取得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56年,馮友蘭和任華先生去瑞士參加學術會議,曾動員王先生回國服務。1957年6月,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王玖興舉家返回祖國,到中國科學院哲學所工作,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從事西方哲學史,特別是德國古典哲學研究工作。
1976年,王玖興任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兼研究室副主任。翌年,他又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副主任,當選為中華全國西方哲學史學會理事。并先后出席在南斯拉夫、美國、德國召開的國際康德哲學協(xié)會國際會和國際黑格爾聯(lián)合會國際大會。當選為“國際辯證哲學協(xié)會”理事會理事,榮任第七屆國際康德哲學大會名譽主席。至1987年退休,他在哲學所工作了整整30年。
2003年1月4日下午14時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學術著作
玖興的學術專長是德國古典哲學,其治學特點是翻譯與研究相結合。
1965年,王玖興翻譯出版了盧卡奇的《青年黑格爾》一書的節(jié)選本;
20世紀60年代,王玖興就與賀麟先生合作翻譯了黑格爾的《精神現(xiàn)象學》,獲得了1982年哲學所科研成果一等獎。
80年代后,又譯出了盧卡奇《理性毀滅》、雅斯貝斯《生存哲學》。
1986年,王玖興翻譯了費希特的《全部知識學的基礎》。他還撰寫了《黑格爾論同一、差別、矛盾》、《德國古典哲學在中國》、《費希特哲學與法國大革命》等相關論文王。
退休以后,仍以極大的熱情和嚴謹?shù)膽B(tài)度從事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的翻譯校對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