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焦梅清 焦梅清(1876~1930) ,字夢花,大張村人,清末廩生。焦梅清才高氣豪,卓然超群。讀書博涉廣覽。佳句名篇,百讀不厭,俗儒腐言,不屑記誦。焦梅清的文章,師法明代散文家歸有光和清代散文“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方苞、姚鼐,而能獨辟蹊徑,不落窠臼。所著《強勉強齋》,樸素簡潔,善于敘事。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焦梅清即接受“廢科舉,興新學”民主思想,與李聯甲等人在李鵲莊東永寧寺創(chuàng)辦學堂,首開鄉(xiāng)村設立學堂之風。焦梅清先后在濟南、青州、曹州及縣內各中、小學校主講國文20余年,深受學生及同仁的敬仰。所著《國文講義》,當時廣為流傳。 民國元年(1912年),山東省議會準備選舉,焦梅清為議員候選人。競選未成,即加入共和黨。后受共和黨山東支部委派,在縣內組織共和黨部,主要成員有隋葆琪、張元文等,工作目標在運動省議會及國會選舉。后焦梅清被選為第一屆山東省議會議員。 民國6年(1917年) 春,焦梅清應縣知事李傳煦的邀聘,參加了《樂安縣志》的修撰。 民國19年(1930年),焦梅清病逝,終年5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