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天授禮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稱帝,他的結發(fā)妻衛(wèi)慕氏和新生兒子被李元昊殺死,于是乃立寵妃野利氏為憲成皇后。野利皇后生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就是李寧明,同年被立為太子。
太子李寧明知禮好學、深明大義,但他的性格卻與父親格格不入。太子生性仁慈、不喜榮華富貴,篤信道教并幻想以此成仙。李元昊尚武,討厭儒學,太子卻好儒學。有一天,他問李寧明什么是“養(yǎng)生之道?”李寧明回答說:“不嗜殺人。”李元吳又問什么是“治國之道?”李寧明回答:“莫善于寡欲!崩钤淮笈,罵道:“你這小子說話不倫不類,不是成霸業(yè)的人材!焙懿幌矚g他,下令太子不許朝見。
太子不以為意,索性專心跟定仙山的一個叫路修篁的有名道士學習起氣功。1043年,李寧明因練習“氣辟”練的走火入魔,氣忤不能進食而死。當時李元昊40歲,據此推算李寧明死時年紀也就20歲上下。
臨終前,仁德的太子留下遺言,說天下荒旱老百姓生活困苦,希望自己死后只穿一白袍下葬,以此來彌補自己未能承擔起替父母撫慰天下百姓的罪過。元昊見到兒子的遺書,也頗為哀傷,下令依然按太子的規(guī)格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并改立李寧明的親弟弟、野利皇后的次子寧令哥為太子。
相關史料
《西夏書事·卷十六》:
(授禮法延祚五年)十二月,有星出弧矢。
貫東井,南行沒于濁,赤黃有尾跡,光燭地。
太子寧明卒。
寧明天姿聰慧,好學,明大義,然性仁慈,不樂榮利,常從定仙山道士路修篁學辟谷法,朝夕不少懈。元昊惡之。一日試問以養(yǎng)生之要,曰:“不嗜殺人!痹賳栆灾螄g,曰:“莫善于寡欲!痹慌唬骸按俗诱Z言不類,豈霸王之器乎?”不許入見。寧明憂懼,未幾,習道氣忤,食不入,死。遺奏以荒旱薦臻,民不堪奔命為言,末請白袷入棺,以識不能體親之罪。元昊見而哀之,令仍以太子禮葬。立寧令哥為太子。
按:寧明對問兩語,意似相反,理實可通。元昊兇淫,豈足語此。然遺奏數言,卒能感動其父,異日緣此息兵,其得古人尸諫之義者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