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彼得羅·達·科爾托納出生在意大利科爾托納鎮(zhèn)(當時屬于托斯卡納大公國)的一個工匠家庭里。少年時代的科爾托納曾經(jīng)跟隨佛羅倫薩畫家安德里亞·卡莫迪學習繪畫。大約1612年,他來到羅馬,在羅馬,他欣賞到了文藝復(fù)興時期的大師拉斐爾、米開朗基羅、柯勒喬等人的代表作,深受感動,從中促動了他去創(chuàng)作宏大規(guī)模的巨型壁畫或天頂畫。后來他又去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并在那里作畫,但更多的時間是在羅馬。
主要作品
就17世紀巴洛克藝術(shù)的最突出表現(xiàn)看,意大利的巴洛克在繪畫要讓位于建筑與雕刻。貝尼尼等藝術(shù)大師是這方面的杰出代表,但就巴洛克裝飾特征之巨大影響看,意大利的巴洛克畫風,特別是那些裝飾在宮廷內(nèi)的天頂畫,對歐洲各國的影響是非同小可的。從此17世紀后葉起,歐洲各地的皇宮與大廳,幾乎都受到這種巴洛克天頂畫裝飾風的激勵,競相仿效,力求繁麗之能事。貝·達·科爾托納就是意大利巴洛克繪畫中最吃香的人物。代表作有《劫持薩賓婦女》、《神意的勝利》。此外,科爾托納還有為數(shù)不少的天頂畫,如:《烏爾班八世的贊頌》,帕姆菲里宮天頂畫(1651-1654年)、圣馬利亞·莫·華里契提教堂天頂畫(1647-1650年)和佛羅倫薩的皮蒂宮內(nèi)濕壁畫(1640-1647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