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栗培龍,男,江蘇邳州人,工學博士,博士后經歷,長安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UC Davis)訪問學者,注冊公路檢測工程師(公路、材料),從事道路工程以及交叉學科的科研與教學工作,F(xiàn)任公路學院道路工程研究所副所長、道路結構與材料交通行業(y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第十一屆陜西省青年聯(lián)合會(省青聯(lián))委員、第四屆陜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協(xié)會(省青科協(xié))委員、第五屆陜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協(xié)會(省青科協(xié))理事、世界運輸大會(WTC)公路工程瀝青路面設計性能預測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路基路面工程》國家級資源共享課主講教師、“公路工程系列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核心成員,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vement Engineering,Journal of Solid Wast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建筑材料學報、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等期刊審稿專家,全國首批萬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導師、全國“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科技競賽、“國家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全國“交通科技大賽”指導教師。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路面材料結構與性能研究,研究方向包括:
(1)新型高性能、環(huán)保型路面材料研究與開發(fā);
(2)瀝青混合料微細觀力學作用行為及機理;
(3)路面材料改性作用機理及動力學特性;
(4) 新型道路養(yǎng)護材料與技術等。
承擔項目
正在開展的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礦料/橡膠瀝青體系界面行為、遷移特性及強度機制研究”(編號:51878061),起止年月:201901-202212主持;
2. 國家自然基金地區(qū)基金項目“沙漠地區(qū)積沙瀝青路面抗滑衰變特性及作用機制研究”(編號:51768062),起止年月:201801-202112,主持;
3.?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創(chuàng)新團隊培育項目"廢棄材料資源化利用及可持續(xù)道路材料"(編號:300102218405),起止年月:201801-201912,主持;
4.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重點平臺提升項目"木質廢棄物資源化的瀝青材料研究"(編號:?300102218513),起止年月:201801-201912,第二主研;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紫外光吸收劑對SBS改性瀝青選擇性抗老化作用機理的研究”(編號:51508032),起止年月:201601-201812,第二主研;
?6.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科技項目“水泥穩(wěn)定粒料連鋪材料微細觀及機理分析研究”,起止年月:201801-201912,主持;
7 . 陜西建工集團科技項目“噴射混凝土強度特性研究”,起止年月:201806-201912,主持;
8. 陜煤集團項目“電石渣穩(wěn)定材料在道路工程的應用技術研究”,起止年月:201806-201912,主持。
主持及參與完成的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基于礦料摩擦和界面滑移效應的瀝青混合料力學行為及機理” (51008031),起止年月:201101-201312,主持;?
2.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課題“瀝青混合料礦料摩擦特性及界面滑移行為與機理研究”(編號:20100205120001)起止年月:201101-201312,主持;
3. 陜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項目“瀝青混合料礦料顆粒界面效應研究”(編號:2014JQ7242)起止年月:201501-201712,主持;
4.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礦料—瀝青顆粒體系的微細觀作用行為及其應用研究”(2012M511965)起止年月:201201-201312,主持;
5. 交通運輸部應用基礎研究項目“基于礦料顆粒效應的瀝青混合料離析行為與壓實特性研究”(編號:2014319812151)起止年月:201404-201805,主持;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橡膠粉-瀝青分散體系的物化行為、微觀效應及動力學特性研究”(編號:51108037)起止年月:201201-201412,第二主研;
7. 陜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項目“廢膠粉在瀝青介質中的物化行為及作用機理研究”(編號:2010JQ7008)起止年月:201101-201312,第二主研;
8. 陜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重點項目“基于粘彈性連續(xù)損傷和單軸直接拉伸試驗的瀝青混凝土疲勞特性研究”(編號:2015JZ012),起止年月:201601-201712,第二主研;
9. 吉林省交通運輸科技項目“季節(jié)性凍土地區(qū)高速公路路基路面長期使用性能研究應用”(編號:2014-4-1-2),第二主研;
10.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瀝青混合料礦料—瀝青顆粒體系微觀力學特性及性能預估研究”(編號:CHD2012JC028)起止年月:201301-201412,主持;
11. 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基于粘彈性的瀝青混合料設計分析體系研究”(編號:200631881221)起止年月:200701-201012,主研;
12.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高新研究項目“基于礦料顆粒體系的瀝青混合料施工特性研究”(編號: 310821162010)起止年月:201001-201112,主持;
13.廣西道路結構與材料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開放課題 “基于礦料顆粒特性的瀝青混合料變形行為及作用機理研究”,起止年月:201401-201612,主持。
14. 交通部聯(lián)合攻關項目“瀝青混合料級配優(yōu)化研究”,起止年月:200501-200712,主研;
15. 陜西省建設廳項目“瀝青路面老化行為與熱再生技術研究”,起止年月:200501-200712,主研;
16. 河北省交通廳項目“高速公路瀝青路面車轍成因分析與設計優(yōu)化研究”,起止年月:200801-201012,主研;
17. 湖南省交通廳項目“基于壓實流變特性的瀝青路面壓實工藝設計”,起止年月:200801-201012,主研。
獲獎情況
2003年獲第八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
2004年獲第四屆“挑戰(zhàn)杯”中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銅獎;
2005年獲第九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
2006年獲第四屆“挑戰(zhàn)杯”中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計劃競賽銅獎;
2007年獲第十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2007年度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
2009年獲陜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二等獎、全國三好學生;
2010年獲陜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河北省交通運輸廳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1年第十二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1項、世園會專項一等獎1項,指導教師;
2012年獲中國公路學會三等獎,長安大學“科技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2013年第十三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指導教師;
2016年獲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長安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陜西省交通運輸科技二等獎;
2017年第十一屆“挑戰(zhàn)杯”陜西省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指導教師;
2018年獲交通運輸部重點科研平臺“創(chuàng)新人物”榮譽稱號、長安大學優(yōu)秀教師、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
2005年獲第九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
2007年獲第十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
2009年獲陜西省高等學?茖W技術二等獎;
2010年獲陜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2010年河北省交通運輸廳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1年指導的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獲第十二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1項、世園會專項一等獎1項;
論文專著
? 以第一/通訊作者在國內外重要期刊上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SCI及EI檢索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