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威廉·海什力特寫文很多,收集在《莎士比亞劇中人物論》(1817年);《閑談集》(1821--1822年),《時代的精神》(1825)等書中。他是查理斯·蘭姆的好友,但與蘭姆文風不同。他主張平易風格,曾經(jīng)以此為題專寫一文;所作果然用字平易,句子也接近口語,但也有不平易之處。如大量的文學典故,和文學引語(有的并非常見的名言,有些字句還是他記錯了的);然而行文氣勢磅礴,一瀉到底,期間還有許多雋言妙句,令人應接不暇。大致一個讀者剛讀時,會嫌他嚕蘇,似乎話太多而無中心;但是讀下去,就會發(fā)現(xiàn)他的論點很鮮明,知識豐富,文章流暢中見犀利,能把平凡的道理說得很有吸引力。
作為文論家,他的重要性超過蘭姆。同蘭姆一樣,他也提倡讀古詩劇,曾經(jīng)作過一系列的演講來說明它的特點。他還以古比今,認為拜倫的詩劇如《馬琳諾·法里埃羅》不能同古詩劇如韋勃斯特的《馬爾菲公爵夫人》相比,原因在后者有活生生的人物,而前者則只是若干堂皇演講詞的串合。他的文論并無系統(tǒng)理論,注意的是作品是否把真實感情寫的酣暢痛快,著重的是想象力,喜歡進行比較,不僅在英國文學內(nèi)部,而是常同法,西等國的文學相比,而且還突破文學范圍,進而同其他藝術(shù)特別是他熟悉的繪畫相比,其他方面之廣與見解之敏銳都超過當時其他的浪漫主義文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