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稱呼:蔡文侯
性別:男
出生年月:不詳
國籍:中國
時代:春秋
籍貫:蔡國
民族:漢族
身份:君主
個人簡介
蔡文侯,即姬姓,名申,為春秋諸侯國蔡國君主之一。
他為蔡莊侯兒子,承襲蔡莊侯擔(dān)任該國君主。
在位期間為前611年—前592年,共20年。
死于安逸,被當(dāng)?shù)厝嗣袼o(jì)念,在一些史書有其資料記載。
蔡國信息
蔡,中國歷史上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姫姓。周武王克商后,封其五弟叔度(姬度)于蔡。楊寬先生認(rèn)為“蔡”“祭”古音同,通用。蔡叔所封之蔡原在祭,建都于蔡,轄地大致為現(xiàn)在的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一帶。周朝初年,兩代蔡侯接力筑城,終于建起一道古城墻。這道有千年歷史的城墻至今還存在,位于今河南鄭州管城區(qū)祭城村。三監(jiān)之亂后,周公“放蔡叔,遷之,與車十乘,徙七十人從!淌宥燃冗w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馴獸。……于是周公言于成王,復(fù)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是為蔡仲!保ā妒酚洠懿淌兰摇罚┐藶椴虈仁芊,其都邑遷往今河南省上蔡縣。春秋初年,蔡國尚出兵與魯、宋等伐鄭。前684年楚國利用蔡、息二國的矛盾,出兵俘虜蔡哀侯,將蔡國納入楚國控制范圍。從此,在楚的壓迫下蔡國深受其害。前531年,楚一度滅蔡,三年后蔡平侯復(fù)國,并遷都呂亭(今河南新蔡)。前506年蔡國曾隨吳國伐楚,并攻入郢都。前493年在楚國的逼迫下,蔡昭侯遷都州來(安徽鳳臺縣),經(jīng)五世,于前447年再次為楚所并。
歷代君主
蔡叔度 → 蔡仲 → 蔡伯荒 → 蔡宮侯 → 蔡厲侯 → 蔡武侯 → 蔡夷侯 → 蔡僖侯 → 蔡共侯 → 蔡戴侯 → 蔡宣侯 → 蔡桓侯 → 蔡哀侯 → 蔡穆侯 → 蔡莊侯 → 蔡文侯 → 蔡景侯 → 蔡靈侯 → 蔡平侯 → 蔡侯朱 → 蔡悼侯 → 蔡昭侯 → 蔡成侯 → 蔡聲侯 → 蔡元侯 → 蔡侯齊
?
蔡姓起源
1、出自姞姓,乃黃帝之后。據(jù)《國語。晉語四》所載,"黃帝二十五宗,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是也。"又據(jù)《潛夫論。志氏姓》所載,"姞氏封于燕┄┄姞氏之別有闞、嚴(yán)、蔡、光、魯、雍、斷、須密氏。"古時燕地大致在今河北北部。
2、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得后裔。周滅商后,封文王第5子叔度于蔡,讓他與管叔、霍叔一起監(jiān)管殷得遺民,稱為"三監(jiān)"。武王死后,周成王年紀(jì)太小,周公旦(武王的弟弟,又稱周公)因此臨朝攝政。管叔、蔡叔、霍叔等都很嫉妒周公攝政,便聯(lián)合武庚反叛,周公討伐武庚,事后處死管叔,并將蔡叔放逐。后成王改封蔡叔度的兒子胡于蔡,稱蔡仲。春秋時,因受楚的逼迫,多次遷移。蔡平侯時遷新蔡(今屬河南),稱上蔡;昭侯遷州來(今安徽鳳臺),稱為下蔡。蔡國傳23代,歷24君,立國600多年,公元前447年被楚國攻滅,子孫散居楚(今屬湖北)、秦(今屬陜西)、晉(今屬山西)、齊(今屬山東)等各國,以國為姓氏,稱蔡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