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05年,自費出版被稱為日本最早的創(chuàng)作民謠集《枯草》。
1907年,出版月刊民謠集《朝花夜花》。同年3月,與人見東明、三木露風(fēng)、相馬御風(fēng)《枯草》。1907年,出版月刊民謠集《朝花夜花》。同年3月,與人見東明、三木露風(fēng)、相馬御風(fēng)等結(jié)成早稻田詩社。之后輾轉(zhuǎn)流浪于北海道,其間與石川啄木和西川光二郎交往,接觸到社會主義思想。
1919年,編集《茨城少年》,成為童謠欄的評選者。同年11月,開始在《金船》上發(fā)表童謠!洞^小調(diào)》即是這一時期的作品。
1920年6月赴東京,由西條八十介紹,在《金船》的編輯部工作,并每月在該雜志上發(fā)表童謠,與《紅鳥》的北原白秋、西條八十共同立于童謠運動第一線。
1921年2月,出版民謠集《別后》,6月出版童謠集《十五的月亮》。在童謠運動的鼎盛期,雨情的《十五的月亮》、《第四條街的狗》等與北原白秋的《冒失鬼理發(fā)店》,西條八十的《金絲雀》等先后被灌制成唱片。從這時開始,去全國各地進行講演旅行,致力于民謠童謠的普及工作。雨情的《船頭小調(diào)》、《波浮港》、《紅屋的姑娘》都大獲好評。他還接連出版了《沙上的夢》(1923)、《游手好閑者》(1924)、《藍(lán)眼偶人兒》(1924)、《雨情民謠百篇》(1924)等,確立了其在民謠、童謠界的首要地位。其作風(fēng)是完全站在民眾的一邊,以泥土詩人自居。他高呼“無視鄉(xiāng)土詩歌,民謠便不存在。”并以泥土芳香濃厚的鄉(xiāng)土詩、自然詩,貫徹了自己的主張。
作品欣賞
肥皀泡泡飛了
在日本,這是一首像《晚霞中的紅蜻蜓》一樣有名的歌,婦孺皆知。 夏天的傍晚,常常能看見這樣的情景:孩子們在小公園的土堆上,左手拿著一個小紅瓶子,右手拿著一根細(xì)細(xì)的小管子,一個接一個地吹出大大的肥皂泡泡。肥皂泡在夕陽的映襯下,反射出五顏六色奇妙的光彩,慢慢飛向天空,然后,轉(zhuǎn)瞬即逝。 那時候就響起了《肥皂泡泡飛了》的歌聲。
肥皂泡泡快快飛, 飛到高高屋頂上
飛到高高屋頂上, 破滅消失無影蹤
肥皂泡泡不見了, 再也飛不起來了
剛剛成形馬上就, 破滅消失無影蹤
風(fēng)兒風(fēng)兒不要吹, 讓她好好飛一回
因為旋律輕快,優(yōu)美,所以一直以為這是一首歡快的歌?墒呛髞聿胖溃@首歌,其實是作者野口雨情為女兒作的。大正2年(1922年),野口與幾位音樂家同仁在四國巡回演奏,旅途中聽到了兩歲的女兒因痢疾死去的消息,悲傷之余,作了這首哀悼的歌曲。 這個世上,許多美麗的東西都是脆弱而難以持久的,彩虹、露珠、曇花、緋櫻、飄雪、肥皂泡泡......當(dāng)然,你知道,還有,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