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唐代書法史學者張懷瓘有《書斷》:“王洽,字敬和,導第四子(按:應為第三子!稌x書·王導傳》:導六子:悅、恬、洽、協(xié)、邵、薈。)。理識明敏,拜駙馬都尉,累遷中書令。書兼諸法,于草尤工。落簡揮毫,有郢匠乘風之勢。雖卓然孤秀,未至運用無方。而右軍云:u2018弟書遂不減吾。u2019 飾之過也。升平三年卒,年四十四。(《晉書·王洽傳》:升平二年卒于官,年三十六。按:此說為準,劉孝標《世說新語注》同樣持此論。)敬和隸、行、草入妙。妻荀氏,亦善書。”“王珉,字季琰,洽之少子,官至中書令。工隸及行、草,金劍霜斷,崎嵚歷落,時謂小王之亞也。自導至珉,三世善書,時人方之杜、衛(wèi)二氏。嘗書四疋素,自朝操筆,至暮便竟,首尾如一,又無誤字。子敬戲云:u2018弟書如騎騾,骎骎欲度驊騮前。u2019斯可謂弓善矢良,兵利馬疾,突圍破的,難與爭鋒。隸、行入妙。妻汪氏,善書。兄珣,亦善書。”可為證。
同時,王珉善醫(yī)術,是當時醫(yī)家之一。(魏徵《隋書·經(jīng)籍志》:《王季琰藥方》一卷。)
出生
王練出生富于傳奇色彩。據(jù)《太平廣記》卷一百一十《報應九》(觀音經(jīng))載:”晉瑯琊王珉,其妻無子,嘗祈觀世音云乞兒。珉后路行,逢一胡僧,意甚悅之。僧曰:u2018我死,當為君作子。u2019少時,道人果亡,而珉妻有孕,及生能語,即解西域十六國梵音,大聰明,有器度,即晉尚書王洪明身也。故小名阿練,敘前生時,事事有驗! 前世今生,或言虛渺,而王練的語言天賦,及其博聞強識,由此可見。
成長
王珉早逝,依東晉慣例,年少喪父的王練和其兄王朗,應由伯父王珣撫養(yǎng)。從《宋書》將《王練傳》附在《王弘傳》(弘為王珣長子)也可以看出來。王朗、王練與王珣諸子,說情同嫡親手足應是絕不過分的。這段時間內(nèi),有關王練的細節(jié),難以查找。可以相信,他是以一種比較“正常”而無波瀾的方式長大的。
王珣的教育方式,相當特別。他自己年少成名,但非常反感子侄急進,“出名趁早”之類。比如,王弘年少出名,他就努力節(jié)制,不令其過快升遷,“珣以其年少固辭”(《宋書·王弘傳》)。如此嚴格的一位伯父,王練在他的調(diào)教下,性情比較沉穩(wěn),所謂“有器度”,應該是必然的。
子女
王練有子王釗。宋孝武帝大明中,亦經(jīng)清職,黃門郎,臨海王子頊晉安王子勛征虜、前軍長史,左民尚書。明帝初,為司徒左長史。隨司徒建安王休仁出赭圻,時居母憂,加冠軍將軍。忤犯休仁,出為始興相。
正史記載
1.《晉書》列傳之三十五《王導傳附王珉傳》:“二子:朗、練。義熙中,并歷侍中!
2.《宋書》列傳之二《王弘傳附王練傳》:“弘從父弟練,晉中書令珉子也。元嘉中,歷顯官,侍中,度支尚書。練子釗,世祖大明中,亦經(jīng)清職,黃門郎,臨海王子頊晉安王子勛征虜、前軍長史,左民尚書。太宗初,為司徒左長史。隨司徒建安王休仁出赭圻,時居母憂,加冠軍將軍。忤犯休仁,出為始興相。休仁恚之不已,太宗乃收付廷尉,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