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威廉·F·夏普(WilliamF·Sharpe)
1934年6月16日,威廉·夏普出于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坎布里奇市。
1951年,夏普進入伯克萊加州大學,計劃通過主修科學而得到醫(yī)學學位。但是,一年的課程學習之后,他失去了興趣,并轉學到洛杉磯加州大學,選擇主修企業(yè)管理專業(yè)。
在洛杉磯加州大學的第一學期,他學習會計和經濟學——這兩門功課為商科學位所必需。在洛杉磯加州大學,夏普得到兩個經濟學士學位,然后到陸軍服役。在1955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在1956年得到文學碩士學位。在讀文學學士學位時,他被提名到聯(lián)誼會。短期服役之后,在1956年夏普作為一名經濟學家加入蘭德公司。夏普是在蘭德公司工作的同時繼續(xù)在洛杉磯加州大學攻讀哲學博士學位。1960年,完成了全部專業(yè)課的考試之后,夏普開始考慮他的博士論文題目。在弗雷德·威斯頓的建議之下,他向同在蘭德公司的哈里·馬克維茨求教。他們從此開始密切合作,研究“基于證券間關系的簡化模型的證券分析”課題。雖然,哈里并不是夏普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的成員,但他的作用是整篇論文的顧問。夏普說:“我欠他的債是巨大的”。1961年,夏普的博士論文通過答辯,同時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
從1961年到1968年,夏普一直在華盛頓大學。1968年之后,夏普應邀在斯坦福大學商業(yè)研究生院擔任一個職務,他在1970年才去那里。在去之前他完成了一本書《證券夾理論和資本市場》,總結了這些領域中的規(guī)范和實證工作。
1973年,在斯坦福夏普被命名為鐵木根金融學教授。70年代,他的大部分研究集中在與資本市場中的均衡有關的問題以及它們對投資者的證券夾選擇的含義上。1976——1977年,夏普在國民經濟研究所,在邁塞爾的指導下,作為研究銀行資本是否充分問題的研究小組成員,研究存款保險和拖久風險之間的關系。成果于1978年發(fā)表在《金融和數(shù)量分析》雜志上,支持基于風險的保險費概念。
在70年代后期,他開發(fā)了一種簡單但有效的方法,用于對一類證券夾分析問題求近似解。目前,這個程序已被廣泛應用。
1980年夏普被推選為美國金融學會主席。在80年代,夏普繼續(xù)對有關退休金計劃投資政策的問題進行研究。為了把更多時間用于研究以及在威廉·F夏普公司的顧問工作,夏普于1989年退休了,并成為斯坦福大學鐵木根金融學榮譽教授。雖則這樣放棄了正規(guī)教學,但他仍然級繼續(xù)參加學院的智力生活。此外,還能與一群優(yōu)秀的同事進行研究并向一群高明顧客提供協(xié)助。
由于夏普在金融領域的成就和影響,他擔任了許多名譽職務。從1975年至1983年,擔任大學退休股票基金的一名理事,現(xiàn)在擔任注冊金融分析家學會的研究基金會的理事,金融定量研究會的委員,注冊金融分析家學會的教育和研究委員會委員。還擔任日光證券投資技術研究所和瑞士聯(lián)邦銀行的單位證券夾管理部的策略顧問。他也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獎金。1980年,他獲得美國商學院協(xié)會的優(yōu)異貢獻獎;1989年,得到金融分析家協(xié)會尼古拉·摩洛道夫斯基金融專業(yè)優(yōu)異貢獻獎。
夏普對經濟學的主要貢獻是在有價證券理論方面對不確定條件下金融決策的規(guī)范分析,以及在資本理論方面關于以不確定性為特征的金融市場的實證性均衡理論。他在60年代將馬克維茨的分析方法進一步發(fā)展為著名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用來說明在金融市場上如何建立反映風險和潛在收益的有價證券價格。在他的模型中,夏普把馬克維茨的資產選擇理論中的資產風險進一步分為資產的“系統(tǒng)”(市場)風險和“非系統(tǒng)”風險兩部分。前者指總體股價變動引起的某種資產的價格變化,后者則是由影響股價的某些特殊要素引起的資產價格變動。夏普提出的一個重要理論是,投資的多樣多只能消除非規(guī)則風險,而不能消除規(guī)則風險。亦即投資于任何一種證券,都必須承擔系統(tǒng)風險。
夏普是個勤奮的經濟學家。他的著作主要有:《計算機經濟學》(1969年)、《資產組合選擇理論和資本市場》(1970年)、《管理經濟學導論》(1973年)、《投資學》(1981年)、《資產配置工具》(1985年,1987年再版)、《投資學基礎》(1989年)。論文主要包括《資產組合分析的簡化模型》(1963年1月)、《資本資產價格:風險條件下的市場均衡理論》(1964年9月)《股票市場上的風險規(guī)避:若干經驗證據(jù)》(1965年)、《共同基金績效》1966年1月)、《不規(guī)則無差異曲線:一項評論》(1966年6月)、《證券價格、風險與來自多樣化組合的最大收益:答復》(1966年12月)、《資產組合分析》(1967年6月)、《有效資本市場》(1970年5月)、《資產組合分析》1967年6月)、《有效資本市場》(1970年5月)、《電腦輔助經濟學》(1970年)、《風險、市場靈敏度與多樣化組合》(1972年2月)、《紐約股票交易共同市場上風險收益的種類:1931——1961》(1972年)、《資產組合預期收益的計算》(1974年6月)、《1928——1969年紐約股票交易所普通股的風險與收益》(1976年3—4月、《貨幣經濟寓言》
(1976年8月)、《資本資產美國策軟公司定價模型:一種“多β”的解釋》(1977年)、《期限與證券風險》(1978年11年)、《銀行資本的適量、存款保險和保險價值》(1978年11月)、《通貨膨脹、套利交易與資產組合管理》(1981年2月)、《分散化的投資管理》(1981年5月)、《1931——1979年影響紐約股市證券收益的一些因素》(1982年夏季號)、《資產優(yōu)化組合的實用方法》(1984年)、《風險因素:委托人風險能力的判別與適應》(1987年)、《政策性資產組合、戰(zhàn)術性資產配置與資產組合保險》(1988年)、《資產配置》(1990年)、《負債:一種新分析方法》(1990
年冬季號)等。
斯坦福大學的威廉·夏普把馬克維茨的方法發(fā)展為一個理論,這一理論叫作“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現(xiàn)在已灌入每一個商學院畢業(yè)生的頭腦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