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任教以來先后講授“中國古代史”、“中國歷史文選”、“敦煌學概論”等課程,主要從事隋唐社會史、河西歷史與文化的研究。曾獨立承擔并完成省教育廳基礎科研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規(guī)劃項目1項,主持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1項。在《歷史教學》《社會科學戰(zhàn)線》等刊物發(fā)表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1部,有1項成果獲張掖市優(yōu)秀社科成果獎。
社會職務
現(xiàn)為河西學院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黨總支書記、副教授,甘肅省歷史學會理事,國家職業(yè)技能考評員、甘肅省導游資格考試考評員、漢語導游員。
研究課題
(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河西歷史研究》主要成員之一。
(2)甘肅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河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fā)掘與保護研究》(2008年),主持人。
專著(參編)
(1)參編高榮主編《河西通史》(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一、二節(jié),第十一章第三節(jié)),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
(2)獨著《河西史探》,甘肅人民出版社,2012年。
發(fā)表論文
(1)《大斗拔谷事件及相關問題探析》,《歷史教學》(高教版)2007年第6期,獨立。
(2)《隋代經營開發(fā)河西述論》,《河西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獨立。
(3)《唐開元二十四年貢舉歸禮部芻議》,《河西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獨立。
(4)《隋煬帝西巡河西述論》,《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獨立。
(5)《漢唐時期河西鹽業(yè)初探》,《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8年第5期,獨立。
(6)《唐人復姓考略》,《歷史教學》(高教版)2008年第12期,獨立。
(7)《古代人名中的“萬歲”》,《文史天地》2009年第2期,獨立。
(8)《歷史時期河西走廊環(huán)境資源保護述略》,《古今農業(yè)》2009年第3期,獨立。
(9)《西魏北周時期河西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河西學院學報》2009年第6期,獨立。
(10)《半城蘆葦半城廟——古甘州生態(tài)、歷史、人文詮釋》,《絲綢之路》2010年第12期,獨立。
(11)《麹氏高昌延昌末瘟疫試探》,2010高臺魏晉墓與河西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獨立。
(12)《高臺縣新壩鄉(xiāng)光明村王氏族譜碑考述》。2010高臺魏晉墓與河西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獨立。
(13)《古代河西桑蠶絲織業(yè)述略》,《古今農業(yè)》2011年第4期,獨立。
(14)《河西寶卷思想內容與特點淺析》,《北方音樂》2011年第12期,第一作者。
(15)《西夏文本學》(譯文),《西夏學》(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16)《古代河西方志所見野生蔬菜考釋》,《河西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第一作者。
獲獎情況
曾獲河西學院第三屆、第四教學優(yōu)秀獎,獲河西學院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1)河西學院第三屆“教學優(yōu)秀獎”(2004年)。
(2)河西學院第四屆“教學優(yōu)秀獎”(2005年)。
(3)河西學院接受教育廳“首屆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先進個人(2005年)。
(4)論文《北魏對河西的經營和開發(fā)》獲張掖市第二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2009年)。
(5)河西學院“優(yōu)秀共產黨員”(2011年)。
(6)第八屆“挑戰(zhàn)杯”甘肅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yōu)秀指導教師(2011)。
(7)2011年甘肅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