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云五色,字而卿,號斐石,云流渠村人。
云五色性沉靜,寡言語,少交游,所作文章洋灑秀媚,"下至歌曲嘲笑語韻方言之類,靡不精辨,蓋德備而才更長也",20歲中秀才,天啟七年(1627)中舉。
人物生平
云五色天性寬和,與人為善。當初因家道殷實,場院林木莊稼每被鄉(xiāng)里人所竊,云五色處之泰然,并不見怒。一次,他與堂叔在田間見一人偷自家的蔥,堂叔欲抓偷蔥人,云五色說:"吾聞芻蕘與同,秉穗遺利。蔥有幾許而奪之,以滋汗顏!"竟掉頭走開。某夜,云五色房門被盜,察其蛛絲馬跡推測出乃某人所為。有人勸他把偷盜者繩之以法,他說:"清夜數(shù)語曾感動梁上君子。法繩何如理諭",于是好言勸說,使偷門者悔過而將原物送回。有一個名叫張問政的米販子,賒了他幾擔谷子,不料做賠了買賣,難以償還,情急中想拆掉所居房屋,以償谷價。云五色聞知,急忙阻止,寬其償還時日。仆人張孝用鍘刀砍傷了騾足,那騾子不久即死,有人要把張孝送官處治,云五色說:"送官則此人危,古有殺牛弗理,傷馬不問者,何獨愛吾馬而殘吾胞!"斷然不予追究。天啟二年(1622)云五色授汝寧府通判之職,下車伊始,瘡痍滿目,餓殍遍野。當?shù)匕傩珍b而走險,"斬木揭桿,望屋而食者蜂起"。云五色傳下文書,廣貼告示,對起義農(nóng)民進行招撫。并規(guī)定,如有假傳命令者割下左耳以示懲罰。起義百姓深感其德,紛紛賣刀買犢,歸家耕耘,風俗為之一變。同時,云五色又采取安撫措施,多方進行賑災(zāi),并且捐獻自己的薪俸,解民于倒懸。當時統(tǒng)治者崇尚鎮(zhèn)壓手段,獨云五色采取安撫措施。贊其德者稱之為"云佛"。 云五色處理訴訟案件,天公地道,每令雙方堂上無言,階下無爭。當時,僚屬常被流寇蹂躪,弄得人心惶惶,公文、案件多半無人處理。云五色大刀闊斧,剔奸清弊,使案無留牘,因此受到上司表彰。 云五色簡政清刑,以德化民,美政層出,正當大有作為之時,卻因身體有病,任期未滿而被欽準解職。 離任之日,宦囊如洗,賴同僚相助,方得以還鄉(xiāng)。 云五色與民族英雄史可法大學(xué)士相厚,卒后,史可法撰寫碑文盛贊其德,以期后人"知樹駿流鴻,卓然名世,不得于偽儒俗吏中求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