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事跡概要
天正十二年,“紀黨”七井城主益子勝忠叛離,國綱迅速應(yīng)對,最后在尾羽寺將他毒死。此后,益子家交通北條,侵略笠間、芳賀兩家領(lǐng)地,成為宇都宮家的隱患。
天正十三年(1585),宇都宮國綱十九歲時,送信給遠方的豐臣秀吉以示友好。同年,家臣壬生義雄內(nèi)通北條軍,國綱邀上佐竹軍攻打壬生家的鹿沼城。而后北條軍的攻勢逼人,宇都宮家只得筑起支城多氣山,而后移居多氣山城,藉以相抗。其間,在小豪族茂木家(八田知家后裔)歸屬問題上,宇都宮家與佐竹家發(fā)生紛爭以至交戰(zhàn),最后國綱忍辱退讓。
天正十四年,國綱討伐與北條家相勾結(jié)的麾下豪族皆川、壬生,出兵下野佐野,在佐竹義重支援下與北條大軍交鋒。這是一連串苦戰(zhàn)之一,然而危機接踵而至。
天正十七年,北條軍兵臨城下,竟促成重臣芳賀家一度背叛,國綱死守多氣山城。
天正十七年,國綱密謀于芳賀高武(廣綱第三子,芳賀高繼養(yǎng)子)、多功綱繼、笠間綱家、鹽谷由綱,說服這些家臣共討益子家宗,鋤滅益子氏。但是由關(guān)東形勢來看,宇都宮家已近于夕陽落日。這時候卻由偶然之間來了轉(zhuǎn)機。北條氏政的不識相,使得豐臣秀吉動了怒,
天正十八年(1590),豐臣秀吉兵伐小田原。五月,宇都宮國綱由佐竹義重引見,作為義重的一族和麾下國人參戰(zhàn),并遣家臣多功綱繼向秀吉獻上馬一匹、太刀一柄。宇都宮家從此臣屬秀吉,得秀吉許以大名資格。
文祿元年(1592)秀吉侵略朝鮮,駐軍肥前名古屋,國綱在增田長盛指揮下立了戰(zhàn)功。這前后,國綱年長無子,家臣芳賀高武、今泉高光為立嗣問題爭斗,高武擅自攻滅高光。由是可見,宇都宮家臣過分獨立的癥結(jié),迄至除封之前也未得解決。
正是喜極悲生,慶長二年(1597)九月,秀吉突然予宇都宮家以全族除封的處分。據(jù)說此事原因有自,早年秀吉派石田三成作奏者傳達宇都宮家事務(wù),文祿二年以后,改由淺野長政擔當此職。長政與三成不睦,國綱卻因佐竹家的關(guān)系繼續(xù)與三成交好,接著長政提出以愛子長重(后來長政死去的時候,長重獲得他的養(yǎng)老地,其曾孫就是赤穗藩主淺野長矩)做國綱的養(yǎng)子兼嗣子,事情不成,長政懷忿在心。太閣檢地中,長政舉發(fā)宇都宮家提出的石高報告不確,于是秀吉震怒,國除。當時正值慶長年間第二次侵朝,秀吉許下諾言,如能在朝鮮立下戰(zhàn)功,可依功勛大小歸還國綱的領(lǐng)地,再興宇都宮家。國綱懷著一線希望渡海入朝鮮,但是,秀吉卻在這時病死了。只能說是造化弄人罷。以后,國綱的子孫離開故地,出仕了水戶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