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名: 雅克·歐迪亞
外文名: Jacques Audiard
性別: 男
星座: 金牛座
出生日期: 1952-04-30
出生地: 法國,巴黎
職業(yè): 編劇 / 導(dǎo)演 / 演員 / 制片
更多中文名: 賈克歐迪亞 / 賈克歐狄亞 / 雅克·奧迪亞爾
家庭成員: 米歇爾·歐迪亞(父)
imdb編號: nm0002191
人物生平
在《預(yù)言者》之前,惜墨如金的雅克·歐迪亞只執(zhí)導(dǎo)過《看他們?nèi)绾蔚瓜隆、《自制英雄》、《唇語驚魂》、《我心遺忘的節(jié)奏》等4部劇情長片,不過可謂部部都是精品。歐迪亞的作品,在故事情節(jié)上往往很吸引人,新片《預(yù)言者》也不例外。影片講述目不識丁的18歲阿拉伯青年馬立克被判處6年徒刑,入獄之初他飽受各幫派的欺凌,為了自我保護(hù),馬立克選擇加入了科西嘉黑手黨,并漸漸取得了幫派首領(lǐng)的信任,最終他成為法國黑手黨的頭目。影片層層推進(jìn)的情節(jié)可以讓歐迪亞將他的看家本領(lǐng)——對于影片節(jié)奏的掌控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而從《預(yù)言者》的整體風(fēng)格上,則可以看到法國的黑幫片大師讓-皮埃爾·梅爾維爾和亨利·喬治-克魯佐的影子,黑暗、陰郁的環(huán)境與主人公沉默的氣質(zhì)相得益彰。
除影片本身以外,演員的發(fā)揮是歐迪亞作品的最大看點,從《看他們?nèi)绾蔚瓜隆分械淖尅ぱ拍虾妥?路易·特里提南、《自制英雄》中的馬修·卡索維茲、《唇語驚魂》中的樊尚·卡塞爾、奧利維耶·古梅到《我心遺忘的節(jié)奏》中的羅曼·杜里斯,演員在他的片中往往能將本身的特點與角色的性格融為一體。
2018年9月8日,憑借電影《希斯特斯兄弟》獲得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導(dǎo)演獎。10月12日,執(zhí)導(dǎo)的電影《希斯特斯兄弟》在北美上映。
2019年2月22日,憑借《希斯特斯兄弟》獲第44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dǎo)演獎。
獲獎情況
2019年
第44屆法國電影凱撒獎 ? 最佳導(dǎo)演獎 ?希斯特斯兄弟(獲獎)
2018年
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 最佳導(dǎo)演獎?希斯特斯兄弟
2016年
入圍的凱撒獎最佳導(dǎo)演獎(提名)
2010
英國電影學(xué)院獎(BAFTA Film Award) 最佳非英語對白電影 預(yù)言者 (2009)
獨立精神獎 Best Foreign Film(提名) 預(yù)言者 (2009)
凱撒獎 最佳導(dǎo)演 預(yù)言者 (2009)
凱撒獎 Best Film (Meilleur film) 預(yù)言者 (2009)
凱撒獎 Best Writing - Original (Meilleur scénario original) 預(yù)言者 (2009)
Lumiere Awards, France 最佳導(dǎo)演 預(yù)言者 (2009)
London Critics Circle Film Awards Director of the Year(提名) 預(yù)言者 (2009)
London Critics Circle Film Awards Screenwriter of the Year(提名) 預(yù)言者 (2009)
2009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 最佳導(dǎo)演(提名) 預(yù)言者 (2009)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 最佳編劇(提名) 預(yù)言者 (2009)
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 最佳影片(提名) 預(yù)言者 (2009)
戛納電影節(jié)(評委會大獎) 預(yù)言者 (2009)
2006
英國電影學(xué)院獎(BAFTA Film Award) 最佳非英語對白電影 我心遺忘的節(jié)奏 (2005)
凱撒獎 最佳導(dǎo)演 我心遺忘的節(jié)奏 (2005)
凱撒獎 Best Film (Meilleur film) 我心遺忘的節(jié)奏 (2005)
凱撒獎 最佳改編劇本 我心遺忘的節(jié)奏 (2005)
Lumiere Awards, France Best Film (Meilleur film) 我心遺忘的節(jié)奏 (2005)
French Syndicate of Cinema Critics 最佳影片 我心遺忘的節(jié)奏 (2005)
2005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 最佳導(dǎo)演(提名) 我心遺忘的節(jié)奏 (2005)
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 金熊獎(提名) 我心遺忘的節(jié)奏 (2005)
2002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 最佳編劇(提名) 唇語驚魂 (2001)
凱撒獎 Best Writing - Original or Adaptation (Meilleur scénario, original ou adaptation) 唇語驚魂 (2001)
凱撒獎 最佳導(dǎo)演(提名) 唇語驚魂 (2001)
凱撒獎 Best Film (Meilleur film)(提名) 唇語驚魂 (2001)
Seatt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Emerging Masters Showcase Award
Newpor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最佳導(dǎo)演 唇語驚魂 (2001)
1997
凱撒獎 最佳導(dǎo)演(提名) 自制英雄 (1996)
凱撒獎 Best Writing - Original or Adaptation (Meilleur scénario, original ou adaptation)(提名) 自制英雄 (1996)
1996
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 最佳影片(提名) 自制英雄 (1996)
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 最佳影片(提名) 自制英雄 (1996)
Valladoli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Silver Spike 自制英雄 (1996)
Valladoli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Golden Spike(提名) 自制英雄 (1996)
Stockholm Film Festival(Bronze Horse) (提名) 自制英雄 (1996)
1995
凱撒獎 Best First Work (Meilleure première oeuvre) 男人最痛 (1994)
凱撒獎 Best Writing - Original or Adaptation (Meilleur scénario, original ou adaptation)(提名) 男人最痛 (1994)
作品年表
導(dǎo)演
希斯特斯兄弟(2018)
《流浪的迪潘》(2015)
銹與骨 De rouille et d’os (2012)
預(yù)言者 Un prophète (2009)
我心遺忘的節(jié)奏 The Beat That My Heart Skipped (2005)
唇語驚魂 Sur mes levres (2001)
自制英雄 Un héros très discret (1996)
看男人們倒下 Regarde les homes tomber (1994)
編劇
銹與骨 De rouille et d’os (2012)
預(yù)言者 Un prophète (2009)
我心遺忘的節(jié)奏 The Beat That My Heart Skipped (2005)
唇語驚魂 Sur mes levres (2001)
維納斯美女沙龍 Vénus beauté institut (1999)
自制英雄 Un héros très discret (1996)
看男人們倒下 Regarde les homes tomber (1994)
累得要命 Grosse fatigue (1994)
巴克斯特 Baxter (1989)
Australia (1989)
天使的灰燼 Poussière d’ange (1987)
Saxo (1987)
Sac de noeuds (1985)
Réveillon chez Bob (1984)
真愛大逃亡 Mortelle randonnée (1983)
危情諜影 Le Professionnel (1981)
制作人
銹與骨 De rouille et d’os (2012)
我很高興母親還健在 Je suis heureux que ma mère soit vivante (2009)
演員
血嬰 Baby Blood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