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歷程
分別于1986、1989和1992年獲得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yè)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1992-1994年于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師從陳家鏞先生。
1994-1998年任該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納米技術(shù)和新分離方法。
1998年初獲李氏基金資助前往明尼蘇達大學化工與材料系做高級訪問學者,與Edward Cussler 教授合作,開展中空纖維膜溶劑萃取在污水處理和藥物分離方面的研究。
2000-2002年在該系做研究科學家,從事阻隔功能膜研究工作并為離子交換樹脂和生物分離公司提供技術(shù)咨詢服務(wù)。
2002-2012年在美國唐納森集團研究中心以高級科學家身份從事過濾與分離研究,包括氣溶膠及粉塵過濾,霧滴過濾,針對柴油發(fā)動機的燃料油和潤滑油的過濾,穩(wěn)定的乳液分離,納米纖維及膜在分離中的應用,生物柴油的特性,多孔材料表面改性等多種污染控制技術(shù)。期間參與美國和國際過濾測試標準的制定,并為膜蒸餾水脫鹽技術(shù)、水藻制生物柴油過程脫水技術(shù)及液壓動力系統(tǒng)過濾技術(shù)提供咨詢服務(wù)。
于2012年四月辭去美國工作全職回國并快速組建了現(xiàn)有團隊,現(xiàn)任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學術(shù)成就
在AIChEJ, JMS, Biotech &Bioeng, J. Colloid &Interf Sci, Filtration J等國際刊物上發(fā)表了四十多篇論文,被引用400多次。
在國際國內(nèi)會議上做了30多次口頭報告,包括兩次在美國舉行的大會主題報告,并擔任大會共同主席和分會主席。申請美國、歐洲和中國專利十余個。
研究成果曾被CEN雜志和美國媒體專門報道和口頭采訪過。
2011年獲美國過濾與分離學會高級科學家獎,表彰在國際上對過濾和分離技術(shù)做出的重大貢獻。
目前是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的高級會員,還是美國化學會、北美膜學會、美國過濾與分離學會及美國汽車工程學會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