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汪守和(1765~1836),字惟衣,又字巽泉、凱南。江西饒州樂平鎮(zhèn)(今樂平)人。清嘉慶元年(1796)丙辰恩科趙文楷榜進士第二人。
汪守和在乾隆年間已為舉人,曾任新喻(今新余)縣教諭。嘉慶元年,慶祝嘉慶帝登極,定為恩科兼正科。他參加春闈,會考中式,殿試被欽點一甲第二名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嘉慶五年,汪守和出任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后不久任起居注官。嘉慶十三年,累遷任司經(jīng)局洗馬,同年,出任會試同考官。嘉慶十五年,汪守和出任奉天府丞兼奉天學政。嘉慶二十一年,以詹事府詹事出任山東鄉(xiāng)試主考官。嘉慶二十二年五月,汪守和教習庶吉士,嘉慶二十四年,以內(nèi)閣學士出任浙江學政。而后,丁憂回鄉(xiāng)守孝。
道光三年二月,汪守和服闋,以候補內(nèi)閣學士改為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道光四年十一月,授禮部右侍郎,次月,改左侍郎。道光五年,汪守和以禮部侍郎在安徽提督學政。道光十年,任戶部左侍郎因遭受戶部失察過失連累而遭部議處罰,降二級留任,道光十二年,汪守和由戶部左侍郎,江蘇學政改轉任禮部尚書。道光十三年,轉工部尚書轉任吏部尚書,行使左都御史權。道光十四年,汪守和由禮部尚書轉為工部尚書。出任順天鄉(xiāng)試主考官。道光十五年三月,汪守和兼署左都御史。道光十六年去世,御賜太子太保銜。
汪守和一生謹慎,為官謙恭,名聲在外。汪守和擅長于書法,風格秀拔卓絕,自成一家。?
《清史稿·宣宗本紀》記載:道光十二年(1832)春正月,禮部尚書王引之丁憂,以汪守和為禮部尚書。道光十三年(1833),以汪守和兼署吏部尚書。道光十四年(1834)二月,以汪守和為工部尚書,十一月,調(diào)為禮部尚書。道光十六年(1836)五月,在禮部尚書任上卒。汪守和在其一生的最后三四年中,連署吏、禮、工三部尚書,可謂榮極一時。又據(jù)《清稗類鈔·謙謹類》記載,汪守和為人性嚴謹,舉動必和古禮。
履歷
他每次吃飯,總將菜羹勻出少許置于坐側,以祭先人賜予飲食,作揖,然后入坐就食。這頗有漢代萬石君的嚴謹之風,所以他后來歷任三部,與其謹慎處事的為官作風或許是分不開的。又據(jù)《閱微草堂筆記》載:汪守和還是諸生時,有一晚做夢,夢見他的外祖父攜一人至家,外祖父指著來人對汪守和說:“這人是我的同年紀曉嵐,他將來就是你的老師!蓖羰睾彤敃r便在夢中暗暗記下紀曉嵐的長相和服裝。后來廷試,紀昀閱卷,擢汪守和高等。汪守和被授官后,來參謁紀昀,果然與當年夢中所見完全一致。汪守和的事跡記載雖然在正史中并不很多,而其謙和、嚴謹?shù)那閼B(tài)卻已歷歷在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