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絲兔是南方著名兔肉加工產(chǎn)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尤以四川廣漢馳名,加工歷史悠久,制作精細,造型美觀,風味獨特。纏絲兔的主料兔肉富含大腦和其他器官發(fā)育不可缺少的卵磷脂,有健腦益智的功效;經(jīng)常食用可保護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有益處。
簡要介紹
纏絲兔是南方著名兔肉加工產(chǎn)品,尤以四川馳名,加工歷史悠久,制作精細,造型美觀,風味獨特。
食材介紹
兔肉、醬、豆豉、豆油、白糖、味精、胡椒、花椒、五香粉等
制作方法
纏絲兔選用肥大、皮下脂肪豐滿的活兔,對準頸動脈處,一棒打死,并立即用麻繩涼掛剝皮。趁血液未全凝固前迅速剝皮,從后腿開刀,劃皮不要傷肉,兩腿皮撕開后,割掉尾巴,從臀部用刀輕輕劃開,并用手扯皮,直扯到頸部,再割下全部兔皮,隨即開膛去內(nèi)臟,剁下足、爪用清水洗凈后放入缸內(nèi)。每100支鮮兔用食鹽5市斤,老姜0.5市斤,花椒1市兩,分層堆碼一層兔,一層輔料,頭腿要鹽重,腰部鹽宜輕。一天以后上下對翻,再腌制一天后起缸,加入醬、豆豉、豆油、白糖等輔料。另加味精、胡椒、花椒、五香粉等混合碾成細末,并調(diào)成漿糊狀,均勻地涂抹在腥腔內(nèi)和劃破的腿部深層肌肉內(nèi)。此時可用2.5米左右的麻繩一根,從后腿纏到前夾頸部,腹部要纏圓,邊纏邊整形,直至捆緊扎牢成細條圓筒形,橫放時形似臥蠶,故纏絲兔又稱“蠶絲兔”。
纏好后涼于通風處,待1至3天后即為成品。食法,一般都采用先取出放置溫熱水中漂洗干凈,剁成了大塊,放鍋中煮熟,即可食用。其色澤均勻,味美鮮嫩,肌肉緊密。
營養(yǎng)價值
纏絲兔色澤紅潤、肉質(zhì)細嫩、鮮香味長、而且高蛋白,低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