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仙閣位于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qū)東風鎮(zhèn)麥穰村趙家莊南側大塘河中的磯石上。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清光緒三十四(1908年)年毀于火,鄉(xiāng)人集資重修。
中文名稱: 來仙閣
地理位置: 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qū)東風鎮(zhèn)
外文名稱: To XianGe
占地面積: 70平方米
基本內容
來仙閣位于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qū)東風鎮(zhèn)麥穰村趙家莊南側大塘河中的磯石上。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清光緒三十四(1908年)年毀于火,鄉(xiāng)人集資重修。來仙閣為三層三檐六角攢尖頂木結構建筑,高24米,青石基座。舊時上層供奉奎星,中層供奉文昌,下層供奉觀音。山門兩側有當代貴州書畫家謝孝思重書的楹聯(lián),抗戰(zhàn)期間地質學家李四光到此小息對閣樓的構造和所處的環(huán)境倍加贊賞。貴州省人民政府1985年將該處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并對外開放! 硐砷w為拇指結構建筑,三層六角,高約24米,占地70平方米,為六面六決三重檐攢尖頂閣樓。由下往上住層收縮,各層翼角橋聳,十八只翼角頂端飾有龍頭魚尾祥物,下墜銅鈴木魚,微風清佛,叮咚作響,悅耳動聽,閣樓地無窗,中上兩層均為六面五開窗,中層有圍欄圍廓,供游人憑欄遠眺:門欞均為雕花草紋,形態(tài)各異,形工藝精湛。閣樓分三層,上層舊奎宿及中層文昌,下層供觀音。閣樓檐口不用斗拱,而用挑檐,而名清涼代南方閣樓常用的木結構建筑形勢,抗爭 時期,著名的弟子學家歷史光到烏當一地進行地質考察研究,對來仙閣的基石砌塊和箭鏃結構極為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