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合隆寺全稱德合隆寺空行遠離戲論洲,又名德隆空性離戲大法寺。屬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康賽鄉(xiāng)管轄,位于久治縣城東面6公里的康賽鄉(xiāng)德合隆溝瑪久公路旁。
中文名: 德合隆寺
門票: 免費
飲食: 需自帶食品
人口數(shù)量: 4.00 萬
旅游信息
簡介
康賽鄉(xiāng)位于久治縣境東部,縣府駐地。東北與甘肅省接壤,東南與四川省毗鄰。人口0.4萬(包括縣屬城鎮(zhèn)居民),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4%,還有漢、回、土等民族。面積1936平方公里。 轄沙科、寧友、德合隆、果江4個牧委會。 1956年建日慶區(qū),1958年建立康賽公社,1962年設康賽鄉(xiāng),1969年改設康賽公社,1984年改設康賽鄉(xiāng)。地處山原、河谷地,沙曲(河)自南向北穿境,注入黃河。礦藏有金、煤炭、玉石等。以畜牧業(yè)為主,畜種有藏系綿羊、牦牛、河曲馬等。境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產貝母、冬蟲夏草、秦艽、羌活、甘松、大黃、黃芪、手掌參等藥材。青(海)川(四川)公路穿境,交通便利。
寺院附近的年寶玉則是當?shù)刂纳裆,?005年被正式批準為國家地質公園。
人文歷史
藏歷年十四繞迥己丑年(1865),由西欽.奧見冷智、香薩.洛桑旦貝昂秀和扎.穆拉智格三活佛,根據(jù)康賽部落頭人阿什羌公保之求助,在果囊溝口扎西灘創(chuàng)建了一座格魯、寧瑪、覺囊三派合一的帳房寺院,拉木科活佛為寺主。
1939年格魯派分寺移址于門堂葉合瓊溝,寧瑪與覺囊兩派仍為一寺共同活動。
1958年寺院有經(jīng)堂1座,隆魔金剛橛塔和菩提塔各一座,六字真言石刻堆,金、銀、銅制靈塔等奇異珍保和數(shù)量可觀的文物、唐卡。當時有雜日喇嘛等10名大小活佛,僧侶100余人,僧舍30余間,牲畜300余頭(只、匹)。五十年代康賽部落分為康賽、門堂兩個鄉(xiāng),僧侶隨家而居,寺亦一分為二。
1985年寺院在德合隆溝建寺并成立民管會組織,由大活佛丹倍旺旭任主任、寺主,活佛慈誠藏吾任副主任,成員7名。
2000年德合隆寺有大經(jīng)堂1座,佛堂2座,銅色吉祥山佛土殿、普陀洛伽山佛土殿4排186余間;昂欠1院,公房、僧舍63院189間,僧侶108人,定員僧侶51人,寺院占地面積24畝。
2007年寺院18米高的露天巨型蓮花生大師銅像裝藏開光。
2010年寺院漢藏雙修佛學院落成并開學。
2012年寺院48米高的露天舉行四臂觀音銅像裝藏開光,創(chuàng)藏地露天銅像最高紀錄。
著名景點
蓮花生大師坐像:丹貝旺旭仁波切發(fā)起廣大誓愿:凡能夠圓滿繞轉蓮師像1萬1千1百1十3圈以上(包含11113圈)者,仁波切都發(fā)愿加持其臨終往生蓮師凈土吉祥山或其所愿往生凈土
四臂觀音坐像
觀音殿
經(jīng)幡山和大經(jīng)堂
瑪尼石堆
旅游信息
門票:不收門票。德合隆寺建寺時間不長,但應屬全藏地乃至全世界傳最殊勝的佛法的地方之一。屬真正修行之地。
住宿:寺院有廊青(居士院),居士可與寺院聯(lián)系。寺院不提供旅游住宿,旅游者可在寺門口等車或電話約車。(到久治縣城車費2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