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山位于澄江、呈貢兩縣之間,離昆明40余公里,山自南而北,綿亙百多公里。山勢雄偉壯麗、氣勢博大,西面峭壁千仞、挺拔險峻,東面群峰簇擁,古木參天,最高海拔2820米,為滇中第一高峰。方圓數百里盡收眼底,且“一山觀三!保那镏緯r見頂峰籠罩,或許白云環(huán)繞山腰,多為有雨之兆,秋日山花爛漫,繁華似錦,故有“梁峰兆雨、白云兆雨、羅藏秋色”之景。
概況
梁王山,古稱裝山,又名羅藏山,海拔2820米,為滇中第一高峰,系澄江縣諸山干脈,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山勢挺拔險峻,自然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獨特,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而得名。
地理位置
梁王山屬北亞熱帶低緯高原季風氣候區(qū),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干濕明顯、雨熱同季,有光溫不同步的氣候特征。年平均氣溫11.7℃,最高月(七月)平均氣溫16.1℃,最低月(1月)平均氣溫6.1℃,歷年個別短時期極端最低氣溫可達-3.9℃—10.2℃。年降雨量1100—1400毫米,相對濕度76%。冬季霜凍較為頻繁,梁王山霜期日數一般平均92—144天,全年多為南風。土壤類型多垂直分布明顯,海拔在1800—2400米之間為紅壤、紫色土交替分布地帶,紫色土分布較狹,土層中或厚,酸性。
由于海拔高差懸殊,氣溫垂直變化大,使梁王山蘊藏了豐富的資源。
植物資源
梁王山總面積34281畝,其中林業(yè)用地面積28702畝,占83.7%,非林業(yè)用地面積5578畝,占16.3%。在林業(yè)用地中,有林地面積20710畝,占72.1%;灌木林地2835畝,占9.9%;未成林造林地5157畝,占17.9%。梁王山有林地覆蓋率60%,灌木林地覆蓋率8.3%;盍⒛究傂罘e55040立方米。植物種類形成了以華山松為主,分布有云南松、榿木,云南油杉、柏樹、杉木、柳杉、野櫻桃等,灌木以杜鵑花科植物為主,分布有箭竹、野女貞、鹽膚木,金絲桃、水紅木、梁王茶、楊梅、南燭、水馬桑、救金糧等;中草藥有半夏、茯苓、草烏、重螻、龍膽草、野黨參、芍藥等上百種。
動物資源
保護區(qū)分布有豹貓、穿山甲、狐貍、蟒蛇等多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錦雞、麂子、貓頭鷹、草豬、九節(jié)靈、花臉獐等多種省二級保護動物,還有其它眾多的野生動物。
景觀資源現狀
梁王山素有“滇中第一名山,云南王者之山”的美稱,有“一山分四季,四時景不同”之美譽,有“四面不同景,十里不同天”之獨特景致,是澄江十景之一。
“早觀日出晚觀霞,俯眺江湖仰望霧!薄按嚎炊霹N花爛漫,夏日涼風送爽來,秋深紅楓鋪錦繡,冬雪銀妝玉瑤臺”和“春采蕨菜夏拾菌,秋摘野果冬撥筍”等民間佳謠,是梁王山的真實寫照。清初趙天官趙士麟七律《羅藏朝云》詩云:“地連北斗郁巖,曉起惟看旭景饒。一縷寒煙迷谷口,千錘百煉繞山腰。香燈直到上方見,云靄應從亭午銷。華岳名高須讓此,遙知神女紫鸞朝。”明代狀元翰林院修撰光祿寺少卿楊升庵也作有“國色朝酣酒,天香夜襲衣”的名句。此外,梁王山還留下了著名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的足跡。
梁王山為滇中第一高山,肩負著“一山挑兩江和一山跨二縣”重任。以山顛為界,西側屬長江水系,東南面屬珠江水系,山體飛跨澄江、呈貢兩縣。山的西面雄偉峻拔、神奇壯麗、壁峭千仞,鬼斧神工,東面群峰簇擁,林木蒼天,郁郁蔥蔥,神秘莫測,令人心往向之。人游其中,寂靜清幽,云霧繚繞,使人產生新奇險妙的感覺。來到山頭,風蕩蕩而情動,云飄飄而神飛,天空潔凈無染,湛藍俊秀。
“萬古鐘靈奇,元氣寒高厚,何處是陡巔,披襟天左右!边@些詩句寫出了梁王山主峰磅礴的氣勢。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梁王山而小滇中,立于山巔,令人心曠神怡,真有“居高臨下,萬山來朝”之感?v山觀“四海”,放眼望“三江”,可以讓你登一峰而飽覽滇池、撫仙湖、星云湖、陽宗海和南盤江、盤龍江、螳螂川秀麗湖光。南有容貌綺麗,氣質清嫻的撫仙湖和星云湖。西有光滑透亮如橫臥巨鯨般的五百里滇池。東北有水如碧玉的高原明珠陽宗海。南有玉溪河,云遮霧擋,忽隱忽現。西南有螳螂川,波光閃閃,靜靜流淌。東有南盤江,繞如白練,隱入山谷。
碧波蕩漾的“萬畝草場”、如同仙境的“羅藏朝云”、千年一遇“五彩瀑布”、連綿起伏的十八個綠色“蒙古包”等氣勢磅礴的風光,使梁王山顯得格外壯觀。3—5月間盛開的映山紅、杜鵑花,小石崗、吃水不彎腰、一碗水等等眾多優(yōu)美的風光,把梁王山裝點得格外秀美,吸引眾多游客流連忘返?嗍w粑粑蘸蜂蜜、高原老蠟肉、烤全羊、純天然的野生菌和山毛野菜,令人饞涎流欲。1984年,山清水秀、人杰地靈、僅有97人的小村莊菜花坪,同年“一門三進士,全村五登科”的奇跡,讓人驚嘆不已。同時高山森林氣候又在盛夏為游客提供了清新潔凈的森林空氣及良好的避暑休閑勝地。
歷史文化
梁王山上元代梁王遺留的多處軍事遺址和傳說,更能激發(fā)游人思古之幽情和探迷之遐想。
相傳,公元1253年,蒙哥汗命儲王忽必烈率十萬大軍進軍云南,萬里襲滇,乘革囊強渡金沙江,平定云南后,忽必烈封其孫甘刺麻為元在云南的王政代表,稱梁王。
元末,中原元朝已被朱元璋消滅,明軍必來進攻云南。為與明軍對峙,第四代梁王巴匝南那瓦爾密看中此山地勢險要,視野開闊,草肥林密,易守難攻,在主峰北側較平緩的山地建立了大小軍事教場,駐屯練兵。又在主峰北側下的菜花坪植園種菜,修建跑馬場、花園、涼亭、寺院等基礎設施,梁王山白云深處有了人家,有了裊裊炊煙,有了牛鈴悠悠,有了牧人和樵夫高亢嘹亮的喊山調。當時,云南每年要向元朝廷進貢良馬2500匹,后改貢給梁王,梁王在山上建兵營要塞,行宮衙門,修建了梁王金殿,開辟了大、中、小教場,駐軍扎寨,并將一部分馬匹放養(yǎng)在山上,筑池飲馬,現今的飲馬池村委會由此得名。由此,形成了18年分庭抗禮的局面,1375年梁王戰(zhàn)敗后,舉家200多人全部殉難,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此期間,梁王搜羅昆明宮中金銀珠寶,藏匿于梁王山石洞,形成了有九十九桶金,九百九十九桶銀,以及幾代藩王等神秘的故事和傳說。由于梁王及部下在此駐軍扎寨時間長,活動遍及全山,后人就稱之為梁王。
社會環(huán)境狀況
近些年來,隨著歷史的變遷與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梁王山,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關注梁王山,還有更多的人走上了梁王山,梁王山打破了她原有的沉寂,一改昔日的矜持,一步一步地融入到現代文明社會中來。
梁王山以西8公里與昆玉高速公路相連,從中關埡口有公路直通往梁王山山頂,腹地有林區(qū)公路穿梭其中,交通便利,F今共有6個村委會,10個自然村,15132人生活在豐腴的梁王山,居住居人口大部分為漢族。該地供電由省電力集團的昆澄線(110KV)供給,3.5萬伏的提古專線已經接通。程控電話和無線通訊網絡系統現已開通,程控電話已并入互聯網絡,寬帶網絡正在建設中。
近些年來,澄江縣加大對梁王山的保護力度,梁王山的資源和地理優(yōu)勢得到了有序合理的利用。云南電視臺706轉播臺,澄江縣梁王山自然保護區(qū),云南省電力局梁王山工作站,云南大學宇宙射線觀測站,云南省微波傳輸局微波站,云南航空公司導航站相繼入主梁王山。1998年以來,梁王山被列為縣級自然保護區(qū),共植樹造林5753畝,森林覆蓋率達68.3%,建設人工草地1萬畝,恢復和建設天然草場3萬畝。坐落在梁王山境內的飲馬池和提古村委會,形成了以菜豌豆、大白菜、小包菜、生菜、蘿卜等為主的無公害綠色蔬菜6000多畝,以桃子、梨、李子、柿子、核桃、板栗等為主的林果800多畝。臺灣芊卉種苗有限公司2002年到梁王山安家落戶以來,形成以百合、郁金香等為主的花卉450畝,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另外昆明新知圖書城投資380萬、占地面積1000畝、以種養(yǎng)殖無公害綠色食品和休閑度假為主的綠色莊園已初具規(guī)模。
梁王山日漸發(fā)熱,這是一塊處女地,她有著少女般的純潔、質樸、羞澀。這是人類的一大寶庫,她有著富饒的氣候、土壤、動物、植物、藥材、旅游等資源。這是一個歷史文化圣地,她有著源遠流長的滇中文化、有著古戰(zhàn)場彌漫硝煙的余味,有著許多耐人尋味的神秘故事,有著引人入勝的思古之幽情和探迷之遐想。山高人為峰,一山更比一山高,梁王山在甜甜地向您微笑,在頻頻地向您招手,若干年后,經過保護中的開發(fā)和開發(fā)中的保護,這里將成為澄江、玉溪、云南的“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