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龍門(太華山)位于昆明,北起三清閣“孝牛泉”,南側(cè)“別有洞天”石門,南至龍門“達天閣”,整個在千仞峭壁上的石窟工程,統(tǒng)稱“龍門”。
中文名: 西山龍門
年 代: 元明
開放時間: 08:00~19:00
建議游玩時長: 1-2小時
地 點: 位于昆明
別 稱: 太華山
門票價格: 包含到西山景區(qū)門票內(nèi)
適宜游玩季節(jié): 3-10月,春夏秋最佳
景點簡介
昆明城西10余公里,有山突起滇池之上,北起碧雞關(guān),中經(jīng)華亭、太華、羅漢諸峰,直達南面的觀音山,磅礴蜿蜒數(shù)十里。相傳古時有鳳凰停歇,見者不識,呼為碧雞,故唐代稱為碧雞山。又因形狀像臥佛,也叫臥佛山。元明以來,又稱太華山。因其在城西,人們慣稱之為西山,西山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景致極佳,在古代就有“滇中第一佳境”之譽。它峰巒連綿40多公里,海拔1900米至2350米。從昆明遠處眺望,西山猶如一位美女臥在滇池兩岸,其臉、胸、腹、腿,以至下垂入水的頭發(fā),都清晰分明,且顯得豐姿綽約,嫵媚動人,所以又叫“睡美人”。民間傳說,遠古時一位公主耐不住宮中寂寞,偷偷出了王宮與一小伙結(jié)為夫婦。后來,國王拆散了這一美滿姻緣,并用計將小伙子害死。公主悲痛欲絕,痛哭不止,淚水匯作了滇池,她也仰面倒下化作了西山。西山現(xiàn)已辟為一座森林公園, 景點較多。從古至今,很多名人墨客都為之驚嘆:“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樣寬”、“千崖萬壑爭雄秀,卻無一處自平庸”。要是趕上“三月三,耍西山”的傳統(tǒng)盛會,從早到晚,都可觀賞到唱民歌、對調(diào)子、奏三弦、歡起舞的情景。
主要景點
西山東臨滇池面,是一條長約數(shù)公里的大斷層。在此斷層南側(cè),修筑了一條石刻通道,石道都是用人力從懸崖峭壁上一錘一鉆打出來的。石道途中有隧道,呈螺旋宛轉(zhuǎn),高約與人等。石洞若窗,下臨萬丈深淵,驚心動魄。站其之上,五百里滇池盡收眼底。山頂有座“魁星閣”。途中有著名的“鳳凰銜書”。因道中“達天閣”石坊上題有“龍門”二字,人們故稱此為——龍門 。
龍門石窟位于西山風景區(qū)終端,北起三清閣,南至達天閣,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褒堥T勝
景”以“奇、絕、險、幽”為特色,雄居昆明西山眾多的名勝之首,在國內(nèi)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到昆明的游客都要去游覽。故有“不耍西山等于不到昆明,不到龍門只是白跑一趟西山”之說。據(jù)說,龍門是楊汝蘭、楊際泰父子組織70多戶石工,花了22年才完成的,是整個龍門石窟之精粹所在。在入口處有一圓柱石坊,上書“龍門”二字,并刻有“元寶”,據(jù)說能保佑人發(fā)財發(fā)達,吉祥如意,所以游人都喜歡用手摸一下。入門有一石欄轉(zhuǎn)護的半圓形小月臺,站在月臺眺望,人見上迎天風,下臨絕壁,五百里滇池煙波浩渺,云蒸霞蔚。湖面白帆點點,鷗飛燕舞。遠處青山如 黛,白云悠悠,綠樹白房,平疇沃野如詩如畫,令人飄飄欲仙。轉(zhuǎn)身回顧石室,正門頂端刻有“達天閣”三字,兩邊側(cè)門頂刻有“名山”“石室” "天臨海鏡”字樣,中柱題有聯(lián)云: 舉步維艱,要把腳跟站穩(wěn); 置身霄漢,更宜心境放平。
在石室門口雕有香爐供奉,正中雕魁星,是道教尊為主宰文章之神,又叫文曲星;北雕文昌帝君,為主宰
功名和祿位之神;南雕關(guān)圣帝君(關(guān) 羽),為主宰伏魔降妖的武功之神。兩壁下刻有神駿奔馳圖,天棚上刻著祥云繚繞,仙鶴雙飛。一株蟠桃碧葉紅果,栩栩如生。龍門的整個工程都是在一塊天然巖石上精雕細刻而成的,構(gòu)思奇巧,工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但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魁星手上的筆尖是另外安上去的。相傳, 有一位參加雕鑿石室工程的師傅,婚姻不幸,后來參加鑿龍門,與伙伴們辛苦了十余年,在最后刻魁星手中的朱筆時,不慎將筆尖鑿斷,使本來很完美的一件藝術(shù)品留下了缺憾。他傷心至極,縱身跳下龍門。他獻身藝術(shù)的動人故事,與石窟一道流芳千古,為后代所傳頌。
1984年、昆明市有關(guān)部門又開鑿了龍門迂回棧道,把游路修上了小石林,并在山上修建了迎羲亭等供人小憩賞景,不僅解決了交通擁擠的問題, 又為游人開辟了一個清新優(yōu)美,非常迷人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