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陰一陽(yáng)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易經(jīng)》
二、君子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 《易經(jīng)》
三、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易經(jīng)》
四、有孚惠心,勿問(wèn)元吉,有孚惠我德。 《易經(jīng)》
六、君子以教思無(wú)窮,容保民無(wú)疆。 《易經(jīng)》
七、坤至柔而動(dòng)也剛,至靜而德方。 《易經(jīng)》
八、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也。 《易經(jīng)》
九、君子以遏揚(yáng)善,順天休命。 《易經(jīng)》
一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地勢(shì)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周易》
十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shí)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 《易經(jīng)》
十二、《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易經(jīng)》
十三、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百姓日用不知; 故君子之道鮮矣! 《易經(jīng)》
十四、立天之道曰陰與陽(yáng),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易經(jīng)》
十五、君子學(xué)以聚之,問(wèn)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易經(jīng)》
十六、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易經(jīng)》
十七、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易經(jīng)》
十八、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yè)。 《易經(jīng)》
十九、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guò)則改。 《易經(jīng)》
二十、時(shí)止則止,時(shí)行則行,動(dòng)靜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易經(jīng)》
二十一、天地感,而萬(wàn)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易經(jīng)》
二十二、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易經(jīng)》
二十三、君子以獨(dú)立不懼,遁世無(wú)悶。 《易經(jīng)》
二十四、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人生感悟,其臭如蘭。 《易經(jīng)》
二十五、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易》
二十六、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易經(jīng)》
二十七、君子以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祿。 《易經(jīng)》
二十八、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易經(jīng)》
二十九、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易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