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南懷瑾這位孜孜以求的好學青年,為深入探究宇宙人生的奧秘,不畏艱險,跋山涉水訪求多位巖穴高隱之士,虛心求教,學到了許多不傳的法門和秘學。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南懷瑾語錄,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1.我們祖先曉得語言三十年一變,所以把語、文分開,把語言變成獨立文字,因此中國五千年文化,用古文保留下來,兩年功夫,只要學通中國字,就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都懂了。中國方塊字,康熙字典里大約五萬個,一個中國人,如果認得2500個,哦喲!這個學問是非常大嘍!國文教授還認不到1500。
2.我講一個故事,是唐人的兩句詩,也是對現代狀況和對知識分子的看法:塵土十分歸舉子,乾坤大半屬偷兒。所謂舉子就是讀書人,意思是說,世界上的事情,知識分子一點都沒用,讀書沒用!讀了一輩子,不過歸到泥巴里打滾。這宇宙,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屬于小偷、土匪之類的,才會做出來。
3.一個均貧的社會,如果穩(wěn)定下來,先求農業(yè)科技的發(fā)展。農業(yè)科技,我們今天還沒辦法。你到美國看看,人家的農莊,一望無際,看不到頭。把農業(yè)基礎打穩(wěn),工業(yè)發(fā)展,再談商業(yè),再談國際貿易,那就不同了。結果,我們由均貧的社會,一下開放了,先蓋高樓大廈,土地公有嘛,老板是政府,他能隨便賣。
5.我還有個主張,希望大家為了國家民族的前途,研究經濟政治問題,要多讀歷史才好。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我們小時候讀歷史是最重要的課。要了解現在時代的趨勢,必須要懂得自己古代的歷史。觀察個人事業(yè)的成功失敗,要拿古代做鏡子,古代每個時代,怎么失敗的?怎么成功的?沒過去就沒現在。
6.你要注意每個經濟學家是哪國人,他的立場就站在哪個國家,F在美國提倡新自由主義,我看這是侵略性的經濟。那些著作都是強盜思想。我經常講,你不要看入了世貿,入了后,美國來收購了,美國來參股了,美國來合并了,那是好事嗎?你們有沒想過啊?因為不知道自己的文化,也不知道自己的立場了
7.這個世界政治學的大目標,十二個字就講完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安居樂業(yè)。但如果要問,世界啥時才能實現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呢?我說,人類也許永遠不會實現。假使人類真有這么個社會出來,就是宇宙毀滅的時候。社會很怪,就是要亂七八糟,有正有反,才有味道。平安固然好,但平安就不好玩了
8.國幾千年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謀生,是教我們作一個人,職業(yè)技術則是另外學的。而且教育從胎教開始,家教最重要,然后才是跟先生老師學習。人格教育、學問修養(yǎng)是貫穿一生的。所以,社會除了政治力量、財富力量以外,還要有獨立不倚、卓爾不群的人格品格修養(yǎng),作為社會人心的中流砥柱。
9.譬如孟子的話,君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管天下。告訴我們一個知識分子,如果倒霉,就把自己管好就行了,別管外面的事,至于職業(yè)做什么都可以,職業(yè)跟學問根本是分開的。學問不是知識,做人做事都是學問。如果有機會叫你出來做事,那就不是為個人,是為整個國家社會做貢獻。這是孟子的教育
10.這是一個好像最講民主平等自由的時代,其實全世界的皇帝姓“錢”,都是錢做主,以錢來決定貴賤,沒錢就沒自由。沒有真正獨立不倚、卓爾不群的人格修養(yǎng)、學問修養(yǎng),有的只是亂七八糟的所謂個性張揚和向錢看。連科學研究、教育、學術都在聽錢指揮,沒有精神支柱,一旦失業(yè),就像天塌下來一樣。
11.世界上最值錢的東西也最不值錢,最值錢的東西沒有價錢,智慧是絕對無價;但是智慧也一毛錢都不值,這就是佛常說的眾生顛倒。爭入空王眼睫毛,大家爭先恐后的想成佛。
12.如果學佛為了求福報而學,求來生怎么樣而學,不錯,是有這個事,但不是徹底的,所以說人天福德枉成癡。
13.我看你們來學佛學道,年紀輕輕,非常照顧自己,又懶,又不肯助人,但要求起別人卻非常嚴格,看看這個不對、那個也不對,覺得別人都不是圣賢,難道你就是圣賢嗎?我看你是“剩閑”,是剩下來沒有用的閑人,有你也不多、沒你也不少的人。
14.但愿此情長久,哪里分地北天南。
15.真要學佛就要放下一切,至少有個短時期要放下。有的人不肯放下,還以功利心來求佛法,希望對他的事業(yè)有幫助。這我就不懂了,我學佛一輩子了,對我的事業(yè)沒有幫助,我也不求幫助,要這樣的心情才可以學佛。沒有這個認識,不但學佛,學任何宗教我都反對。
16.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廟里,更需要在社會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17.佛學的中心是修證,但是現代全世界都把它當成一種思想學問,幾乎與唯物論不分,嚴重曲解了緣起性空,認為空就是什么都沒有。沒有可不是空噢!沒有是斷見!
18.秋風落葉亂為堆,掃去還來千百回。一笑罷休閑處坐,任他著地自成灰。
19.我從小讀書時,我的老祖母告訴我:“孩子啊,讀書可以,不要去做官啊,”因為古語說“一代做官九代牛”,你這一輩子做官,你來生要九次變牛還債,因為做官容易犯錯誤,F在沒有這個觀念了。
20.今日的世界,物質文明發(fā)達,在表面上來看,是歷史上最幸福的時代;但是人們?yōu)榱松娴母偁幎β,為了?zhàn)爭的毀滅而惶恐,為了欲海的難填而煩惱。在精神上,也可以說是歷史上最痛苦的時代。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來,無可奈何的活著,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21.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22.光讀正面的歷史是不夠的,還要看小說。所謂歷史,常常人名、地名、時間都是真的,內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說,是人名、地點、時間都是假的,但那個故事卻往往是真的。
23.學問不是文學,文章好是這個人的文學好,知識淵博是這個人的知識淵博。至于學問,哪怕不認識一個字,也可能有學問——做人好,做事對,這就是學問。
24.我們學佛,不但要通達佛經,連世間的一切知識技能也要通,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會是真正有貢獻的人,這樣可以算學佛。
25.耶穌的道,佛的道,穆罕默德的道,孔子的道,老子的道,哪個才是道?哪個道大一點,哪個道小一點呀?真理只有一個,不過呢,佛經有個比方,如眾盲摸象,各執(zhí)一端。瞎子來摸象,摸到了那個象耳朵,認為象就是圓圓的;摸到尾巴的時候,象就是長長的。所以一般講眾盲摸象,各執(zhí)一端,都是個人主觀的認識,以為這個是道,那個不是道。
26.羚羊掛角無蹤跡,一任東風滿太虛。
27.佛法在那里?不一定在佛經上啊!世間法皆是佛法,金剛經下面會告訴你。所以大家不要把學佛的精神和生活與現實人生分開。本來無所謂出世,也無所謂入世。記得當年有老前輩問我:依你這個程度,為什么不出家呢?我說,你要搞清楚,我從來也沒有入過家。世界上那有個出?那有個入啊?不出也不入嘛!那些都是外形,都是相。
28.“終身逌然,不知榮辱之在彼也,在我也”,這就是人生哲學。人為什么要外面人講你好,你才覺得自己好呢?外面跟我毫不相干,在我自己,我認為好就好,愛笑就笑,愛哭就哭,跟別人毫不相干。
29.人生該這樣過活: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能在身、技在手、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30.根據我的經驗,學佛修道的人,廢物多,懶的多。佛叫你精進,你做不到,叫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作不到。姑且不論諸惡莫作,一善都不行是真的,因為他懶嘛!這是我們要自我檢討的,非常嚴重的問題。
31.政治、軍事、外交都是沒有善惡是非的,只有利害關系。怎么臨時處理,要懂得應變。但是要注意,雖然沒有善惡是非,都還是有因果的。
32.良醫(yī)終不救無病之人;導師亦不引識路之者。佳肴美膳,豈可勸飽人之餐;異寶奇珍,未必動廉士之念。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馬首是瞻,人格養(yǎng)成沒有了,都是亂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販賣知識,這是根本亂源,是苦惱之源。只有科學、科技、哲學、宗教、文藝、人格養(yǎng)成教育回歸一體,回歸本位,均衡發(fā)展,才有希望。
33.萬古千秋事有愁,窮源一念沒來由,此心歸到真如海,不向江河作細流。
34.有器度、有見識的人,他雖然從艱苦困難中成長,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義的胸襟懷抱。因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35.莫名其妙的生來,無可奈何地活著,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36.一個學大乘菩薩道的人,應該是這個樣子來布施來修行,應該不住相,一切現象不留,心中若留一點現象,已經不是學佛的境界了。
37.長城萬里今猶在,誰見當年秦始皇。
38.我們學佛的根本是什么?一切宗教都是一樣,都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第一個起步。如果不修一切的善法,光想求開悟,那就是青蛙跳井了,噗通!那不是悟啦,那個是自誤,聰明反被聰明誤。
39.提得起,放得下,才有資格學佛;提得起,放得下,自然就可以成佛。說般若境界,一切萬緣放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修一切善法。做到了一切提得起,修一切福德,福德不是世間上的福報喔!一個人要悟道成佛是要大福報的!真正的智慧也是需要大福報的,不是世間的福報所能成的。
40.十九世紀威脅人類最大的疾病是肺炎,二十世紀威脅人類最大的是癌癥,二十一世紀威脅人類最大的是精神病。現在是精神病開始的時代了,我發(fā)現很多年輕的孩子們精神都有問題了,歸結起來是教育的問題。一個國家、社會的興衰成敗,重點在文化,在教育。
41.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亂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爭,是人生至境。
42.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來,無可奈何的活著,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43.天下的事,沒有突變的,只有我們智慧不及的時候,才會看到某件事是突變的,其實早有一個前因潛伏在那里。
44.所以得意忘形與失意忘形,同樣都是沒有修養(yǎng),都是不夠的;換句話說,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就被一個東西困住了,你就不能學佛了。真正學佛法,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并不是叫你迷信,應無所住而行布施,是解脫,是大解脫,一切事情,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等于現在引磬一敲,下樓就是下樓,金剛經還是歸金剛經,你還是你,如此應無所住。
45.《黃帝內經》幾乎同中國三玄之學關連在一起,所謂的三玄之學,在中國文化思想上非常重要。什么叫三玄之學?就是《易經》、《老子》、《莊子》。這幾本書與后來的印度文化佛教經典也有密切的關聯。比如我們翻譯佛經,很多名詞都是借用這些書上的,這個要特別注意。除了《易經》、《老子》、《莊子》外,最重要的還有陰陽五行之學,就是諸子百家之中的一家所謂陰陽家。
46.所有的佛法不論凈土、密宗、禪宗、天臺宗,乃至五月端午的粽也好,都是要你解脫的。你被自己的感情觀念困住了,所以不得解脫。我告訴過你們,學佛要學解脫,學道就要學逍遙。結果你們學得苦死了,既不解脫又不逍遙,何苦呢?
47.有人指出你的煩惱,指出你的業(yè)障和染污的心理,自己還不服氣,還不肯改,然后還抱住那習氣業(yè)力的心理,把它當寶貝。唉!就讓你去纏綿吧,反正六道輪回也蠻好玩的,多滾幾回,我在那邊等你就是。
48.一個人內心沒有涵養(yǎng),就會變成色厲內荏,表面滿不在乎,而內心非常空虛。其實,大可不必。一個人好就是好,窮就是窮,痛苦就是痛苦。
49.你說完沒有?換我說了。
50.有人來說昨天他夜里看到佛,我說當然真的嘛!因為他還在說夢話嘛!所以我們清醒人答覆他,是對付他那個說夢話的樣子。這個是什么呢?要研究唯識才知道這是意識境界的影像。世上人做夢,隨便你做什么夢,都是你一輩子做過、聽過、想過、看過的經驗,不會超出這個范圍。如果超越了這個范圍的夢,另當別論,那個道理就很深了;有時是你前生阿賴耶識那個影像,不是這個世界上的,是偶然帶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