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元上都遺址旅游區(qū)
元上都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草原,曾是世界歷史上比較大的帝國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年;它是中國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發(fā)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元上都南臨上都河,北依龍崗山,周圍是廣闊的金蓮川草原,形成了以宮殿遺址為中心,分層、放射狀分布,即有土木為主 的宮殿、廟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傳統(tǒng)的蒙古包式建筑的總體規(guī)劃形式,體現(xiàn)出一個高度繁榮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氣派,是農(nóng)耕文明與游牧文明融合的產(chǎn)物,是草原文化與中原農(nóng)耕文化融合的杰出典范。
11、古日格斯臺自然保護區(qū)
古日格斯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地處大興安嶺南部山地余脈的西麓,位于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巴拉嘎爾高勒鎮(zhèn)東南部55公里處。古日格斯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成立于1998年。保護區(qū)面積為98931公頃。保護區(qū)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主要保護對象是大興安嶺南部山地北麓森林-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其所包容的物種多樣性。
10、烏珠穆沁草原
烏珠穆沁草原是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北部的典型溫帶草原,總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比海南省全省的總面積還要大出許多。烏珠穆沁已劃為“國家重點生態(tài)功能區(qū)”,包括東烏旗和 西烏旗。特產(chǎn)是著名的肥尾羊、烏珠穆沁馬。烏珠穆沁草原很大,建議從錫林浩特市租車前往,沿途的風景也很美?梢砸恢遍_到中蒙邊界,在這里能真正領略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
9、內蒙古灤河源國家森林公園
內蒙古灤河源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半干旱地區(qū)森林草原地帶,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三道溝林場境內,距多倫縣城東南35公里處,總面積19萬畝。2009年8月被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灤河源國家森林公園地處灤河上游,內蒙古高原南端低山丘陵地段,億萬年的地殼變遷與河水的沖刷,造就了這里高平臺、沙丘、河流洼地的有序分布,形成半環(huán)形盆地的地貌特征及廣袤榆木景觀。灤河源國家森林公園植物種類豐富,生物多樣性較高,現(xiàn)已記錄的維管植物77科256屬502種。
8、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山西會館
多倫縣山西會館位于多倫淖爾縣城西南的,被稱為“塞外商埠”,是當時內蒙古地區(qū)的外省會館。會館是乾隆十年(1745年)由實力雄厚的山西籍商人集資興建的,在當時可謂規(guī)模宏大。會館占地面積55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由四進院落組成,有牌坊5座、大山門、下宿、大戲樓、鐘鼓樓各一座及二山門、配殿、東西長廊、東西廂房、耳房、正大殿等。
7、匯宗寺
匯宗寺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大草原東南部的多倫縣舊城北2公里處。蒙古語稱“呼和蘇默”,意為青廟,因其殿頂覆以青蘭色琉璃瓦故名。又因其居于后建的“善因寺”之東而俗稱“東大倉”,該寺始建于1691年(康熙三十年)是清王朝敕建的皇家寺院,由哲布尊丹巴活佛主持設計、建造。1732年(雍正十年)外蒙古哲布尊丹巴活佛因故移居多倫淖爾,成為整個蒙古地區(qū)藏傳佛教中心。2001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錫林九曲
錫林九曲景區(qū)位于錫林浩特市東南13公里處,是錫盟著名的旅游景區(qū)。相傳,成吉思汗夫妻來到錫林河畔登高俯瞅,牛羊撒落,百鳥低旋,景色迷人。成吉思汗和妻子被美麗的景色吸引,雙雙縱馬奔馳。奔馳中,妻子的圍巾不慎飄落在草地上,而他們則全然不知。當他們回頭望去時,圍巾將直流的錫林河變成了九十九道彎,把草原裝扮的分外美麗,成吉思汗有感而發(fā):“此處造化神功,碧水青山,必成繁盛之地。” 美麗的九曲彎,靜靜流淌在碧綠的草原上,常常勾起人們無限遐想,許多攝影愛好者都為此留下了不朽佳作。
5、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蒙古汗城旅游景區(qū)
蒙古汗城,占地面積20平方公里。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主要以蒙古民族文化觀光、休閑娛樂和草原觀光為主。全方位、多角度向游客展示蒙古民族博大精湛的文化。該景區(qū)位于錫林浩特至林西公路沿線,巴彥烏拉鎮(zhèn)以南15公里處,交通便利,空氣清爽,草原風光旖旎。整體布局是以《成吉思汗》登基大典的汗城為藍本進行修建的。整個景區(qū)分為中心區(qū)、西區(qū)和東區(qū)。目前,中心區(qū)建有一座直徑18米,建筑面積260平方的固定式多功能蒙古包,是一個綜合性娛樂場所,推出“吃、住、行、游、購、娛”全方位、立體式服務。
4、二連浩特市恐龍地質公園
二連盆地白堊紀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于內蒙古二連浩特市區(qū)東北9公里處的鹽池附近,總面積10471公頃,核心區(qū)面積29.9公頃。已建成的有恐龍科普館、恐龍化石埋藏館、礦物晶體館、伊林驛站遺址博物館等。公園于2006年被評為自治區(qū)級地質公園,2009年8月被評為國家級地質公園,同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4A級旅游景區(qū)。二連盆地白堊紀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是集遺址保護、科普教育、旅游參觀為一體的綜合展館。
3、錫林郭勒盟多倫湖旅游區(qū)
多倫湖景區(qū)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境內,灤河干流的上游。水域面積2萬畝,處于高山、沙地、草原之中,東西兩岸各有17公里長,沿庫區(qū)兩岸及庫區(qū)內湖心島、半島、沙半島和山、水、沙、草、林渾然一體,構成一幅既壯觀又秀美的立體畫卷。2015年10月,國家旅游局決定,因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多倫湖景區(qū)存在環(huán)境衛(wèi)生差、配套設施不完備、廁所數(shù)量少、位置偏和景區(qū)管理水平低等問題,取消其景區(qū)4A級資質。
2、皇家御馬苑旅游景區(qū)
皇家御馬苑旅游景區(qū),又叫太仆寺御馬苑旅游區(qū),位于錫林郭勒盟南部貢寶拉格草原,是清朝太仆寺左翼牧群所在地,是錫林郭勒草原上距京、津、冀最近的蒙古風情和御馬文化旅游景區(qū);始矣R苑水草豐美,種類繁多,以“皇家御馬文化”為主題,深度挖掘“人與馬的歷史淵源”馬與蒙古文明“打造”皇家御馬文化"品牌,激發(fā)京、津、唐等地區(qū)對馬文化的熱情,弘揚蒙古馬文化。該景區(qū)包括馬博物館、餐飲、住宿等設施,娛樂項目包括:騎馬、射箭、卡丁車、歐式觀光車、馬術表演、繞桶賽、那達慕、篝火、祭敖包等。
1、錫林郭勒大草原
美麗遼闊的錫林郭勒大草原位于祖國首都北京的正北方、內蒙古自治區(qū)中部,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尤其以草原旅游資源豐富、草原類型完整而著稱于世,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均具備,地上植物達1200多種。境內有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國際生物圈網(wǎng)絡的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qū)――錫林郭勒草原自然保護區(qū)。這里是騎馬馳騁草原體驗游牧民族風情的最佳場所,也是騎自行車、摩托車或駕四輪驅動車越野旅游的首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