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三臺縣博物館
三臺縣博物館位于四川省三臺縣潼川鎮(zhèn)。成立于2006年,是縣人民政府設立的負責文物保護與管理的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在縣文廣新局的領(lǐng)導下開展工作,與三臺縣文物管理所按照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運行。三臺歷史悠久,文物遺存豐富,F(xiàn)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33處,以及眾多的文物點。
8、藍池廟
7、潼川古城墻
潼川古城墻修建于明嘉靖年間,當時“環(huán)城有池,闊四丈,引西溪九曲水注淤中”,后毀于明末戰(zhàn)亂。清乾隆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1767年至1769年)三臺知縣徐世楹“因故址”重建府城,并易土為石,重建譙樓。潼川古城墻高6米,厚9.8米,均用砂巖條石砌成。城門的門洞分內(nèi)、外洞,歷史上曾設九座炮臺,建有南、北、東、西四道城門,光緒時增至五門,在抵御兵匪攻襲和洪水泛濫等方面曾發(fā)揮積極作用。
6、嘀江崖墓群
嘀江崖墓群位于四川省三臺縣城南45公里的嘀江鎮(zhèn)。嘀江鎮(zhèn)先秦時為郭國王城所在地,西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此建嘀縣。王城左帶錦水,右鄰郭江,東有鼓樓山,西鄰天臺山。三臺縣嘀江崖墓主要分布在嘀江鎮(zhèn)花棚村和玉江村內(nèi),沿嘀江與錦江河道兩崖的山坡上分布。以嘀江鎮(zhèn)為中心,崖墓在嘀江和錦江為“T”字形分布。從丘陵地貌的二臺土至山腰,又以山為中心而呈環(huán)形分布。崖墓多成群分布在山巒間,相對獨立。1996年11月嘀江崖墓群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墓群文物保護單位”。
5、魯班湖水利風景區(qū)
魯班湖是四川省最大的水庫之一,1976年始建,1981年竣工從都江堰分水入庫的大型水庫,距縣城僅27公里,距 云臺觀20公里。水庫主壩高68米,長315米,橫嵌于兩山之間;水庫還有6座副壩,總長920米共淹沒89座山包,形成6溝、12灣、15座島嶼,位于三臺魯班鎮(zhèn)。國家級水利風景區(qū)魯班湖是四川省內(nèi)最大的水庫之一,水庫里鯉魚、鰱魚、鯽魚等魚類密度較大。每年5月~10月,是都江堰放水入魯班水庫的時候,各地的釣魚人就會紛紛前來過過釣癮。
4、三臺縣梓州杜甫草堂
三臺杜甫草堂是繼成都杜甫草堂之后的四川第二大杜甫紀念堂。坐落在三臺縣城西牛頭山上,是三臺最大的公園牛頭山公園景區(qū)的主要組成部分。草堂內(nèi)亭臺樓榭,花團錦簇,佳木林立,風景迷人,內(nèi)有杜甫生平介紹,杜甫在三臺期間的事跡及名篇佳作展覽,名人字畫等。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流寓梓州(治地今三臺縣城)1年另8個月,寫下了包括不少名篇的100余首詩。杜甫寓居梓州的草堂及后人修建的草堂寺、工部祠等早已不存,1987年依杜甫多次登牛頭山詠吟故事,在縣城西郊梓州公園牛頭山頂明代工部草堂遺址重建的“梓州杜甫草堂”,系殿堂與園林相結(jié)合的仿古建筑群,為縣城最大的旅游景點。
3、尊勝寺
尊勝寺是國家級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10月,綿陽人民政府公布尊勝寺為文物保護單位。座落在涪江東岸三臺縣爭勝鄉(xiāng)爭勝壩,由佛教禪宗仰山派傳人始建于南宋,爭勝壩交通發(fā)達,經(jīng)綿(陽)三(臺)公路可北上綿陽,南下三臺。綿(陽)遂(寧)高速公路由壩上通過,將為尊勝寺文物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創(chuàng)造前所未有的機遇。尊勝寺現(xiàn)存明清古建筑群占地3605m2,建筑面積934.255m2。由南而北,其主體建筑依次為伽藍殿、大雄殿、藏經(jīng)樓。
2、魯班水庫
魯班水庫,又名魯班湖,是四川省第三大水庫,位于綿陽市三臺縣魯班鎮(zhèn)。三臺魯班水庫風景區(qū)是省政府命名的四川名勝風景旅游區(qū),修建于70年代初,2.78億立方米湖水環(huán)繞的6溝12彎、89座山頭形成的半島與孤島,像鑲嵌在碧玉盤上的寶石,造型獨特,層林疊翠,風景秀麗,神秘莫測,是充滿詩情畫意的水上文化旅游景區(qū)是涪江一條支流,綠豆河的發(fā)源地。
1、云臺觀(四川省綿陽市)
云臺觀是中國四大著名道觀之一,為蜀中名勝,觀內(nèi)建筑規(guī)模宏大,一對華表迎客賓,西南所獨有.周圍山巒古稱"九龍朝圣",與魯班湖,妻王城接壤,被列為四川省風景名勝區(qū),云臺觀又名佑圣觀,位于三臺縣城南40公里,距嘀江古鎮(zhèn)二公里的巴蜀地區(qū)的第二大道教勝地,F(xiàn)內(nèi)存有明代萬歷十七年的銅鐘、銅鼎、匾對、云臺勝境墨稿,四十二年的《圣諭》和樂笏、尚方寶劍等。云臺觀風景秀美,有奇洞、泉眼、池塘、古墓等。小橋流水,古柏參天,百年以上老樹比比皆是。觀內(nèi)香煙繚繞,稱“巍巍勝境類蓬萊”、“茅屋云臺天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