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韓城市司馬遷祠
司馬遷祠位于陜西省韓城市南十公里芝川鎮(zhèn)東南的山崗上,東西長555米,南北寬229米,面積4.5萬平方米。它東臨黃河,西枕梁山,芝水縈回墓前,開勢之雄,景物之勝,為韓城諸名勝之冠。據韓城縣志記載:芝水原名陶渠水,相傳漢武帝采靈芝于陶渠水之陽,改名芝水。至今呂莊村西尚有“靈芝庵”遺址,2014年晉升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1982年國務院公布司馬遷祠為第二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10、米公祠景區(qū)
米公祠,原名寶晉齋,是國務院2006年5月公布的第五批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位于無為市城內西北隅,為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任無為知軍時所建。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祖籍由山西太原遷居湖北襄陽,人稱“米襄陽”。北宋崇寧三年至大觀元年(1104-1107年),米芾任無為知軍。他為官清廉,勤政愛民嗎,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先后由米芾第十八代孫米瓚、十九代孫米爵、二十代孫米澎重建;清同治四年(1865年)再建。祠內有紀念性建筑拜殿、寶晉齋、仰高堂等。
9、楊家祠堂
楊家祠堂,位于山西省代縣縣城東20公里的鹿蹄澗村,是為紀念宋代愛國將領楊業(yè)父子而修。楊家祠堂始建于道光16年(1836年),木結構四合院,上下兩層,占地770平方米,由大門、戲臺、過廳、廊房、正廳組成,呈長方形。戲臺為單檐歇山頂,檐下飾如意斗拱,高16米,四根臺柱雕龍刻鳳,戲臺為穿斗式,正殿為抬梁式,整個建筑做工精細,極富民族特色,屬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屈原祠
屈原祠位于秭歸縣東1.5 公里長江北岸的向家坪,又稱清烈公祠,占地面積約30畝,為紀念屈原而建。屈原祠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年)。1978年建葛洲壩水利樞時,將它遷向家坪,且按原貌重建。屈原祠以屈原文化為統(tǒng)領,是三峽庫區(qū)能夠把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充分結合起來的區(qū)域。
7、成縣杜公祠風景區(qū)
杜公祠坐落于成縣東南3.5公里的飛龍峽口。是一座紀念唐代詩人杜甫流寓同谷的祠堂式建筑,為國內現(xiàn)存 3 7處"草堂'中歷史最久的一處。后院原有古柏八株,國槐一棵,海棠一叢,人稱"八柏一槐海",傳為杜公親手所植。惜"文革"中遭劫,現(xiàn)僅存古柏三株,虬枝挺拔,黛色參天。祠旁有玉繩泉,從石洞飛漱而下,激石如噴雪;山坡上遍布蔥寵的白皮松,風景優(yōu)美,好鳥鳴樹,濤聲陣陣,清翳幽韻,令人神往。
6、淮安韓侯祠
韓侯祀祠位于江蘇淮安市鎮(zhèn)淮樓東約200多米處。韓侯詞是紀念漢初軍事家韓信的祠。韓侯祠是淮安城名勝古跡。韓侯祀祠始建年代不詳,但唐代已有詩文記述韓侯祠,據《重修山陽縣志》記載,祠為明萬歷年間(1573―1620)推官曹于對重建,清康熙年間(1662―1722)縣令徐恕重修。韓侯祠原建有大殿、中殿、前殿,以及其他一些附設建筑。祠廟坐北朝南,東西寬約23米,南北長約130米。
5、潮州市韓文公祠景區(qū)
韓文公祠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紀念唐代文學家韓愈的祠廟。位于城區(qū)東面的韓江東岸、筆架山中峰“雙旌石”下。筆架山或稱東山,又因韓愈而稱韓山。韓祠主體建筑分前后二進,古樸典雅,肅穆端莊。祠內梁間遍掛名家題寫匾額,沿壁則環(huán)列歷代碑刻40面,其中不乏書法珍品和研究專訪文史的珍貴資料。2006年05月25日,韓文公祠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4、范成大祠
范成大祠位于市郊石湖行春橋畔茶磨嶼下,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修復一新的范成大祠背山面湖,東向,有祠門、享堂兩進,左右以廊相連,中為庭院。祠門額"范文穆公祠",面闊三間,硬山頂。享堂面闊三間16米,進深8米,硬山頂。堂內懸"壽櫟堂"匾,有范成大塑像。左右壁間嵌明代石刻田園詩碑七方,詩、書、刻俱佳,堪稱珍品。
3、南陽市醫(yī)圣祠
醫(yī)圣祠,位于中國中醫(yī)藥服務貿易城市、河南省第三大城市南陽市城東溫涼河畔,它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醫(yī)學家、世界醫(yī)史偉人、被人們尊為中華"醫(yī)圣"的張仲景的墓祠紀念地。南陽醫(yī)圣祠坐北朝南,是一組具有漢代藝術風格的建筑群。1988年南陽醫(yī)圣祠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醫(yī)圣張仲景祭祀”公布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被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授予“全國中醫(yī)藥文化教育基地”。
2、文天祥祠
北京文天祥祠坐落在東城區(qū)府學胡同63號,明清兩代為祭祀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將當年文天祥被囚禁的土牢舊址擴大改建而成,至今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風格。1984年10月對外開放。2016年6月6日是文天祥誕辰780周年紀念日。祠堂坐南,由大門、過廳、堂屋等三部分組成,面積近600平方米。堂屋內保留有原祠堂的部分珍貴文物。后院尚存一株棗樹,相傳為文天祥被囚禁期間親手所植,向南歪斜的樹身象征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精神。
1、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位于成都武侯區(qū)武侯祠大街231號,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一級博物館。它是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三國遺跡博物館,享有“三國圣地”之美譽。成都武侯祠是西晉末年為紀念諸葛亮而建,初與劉備的昭烈廟相鄰,明初武侯祠并于昭烈廟,故大門橫額書“漢昭烈廟”,后來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并入漢昭烈廟;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館;2008年,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