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哈爾濱中東鐵路公園
中東鐵路公園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qū)森林街至大新街段,2016年11月建成并向公眾開放。中東鐵路公園可以讓市民了解中東鐵路歷史、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發(fā)展鐵路文化特色旅游。又可以為廣大市民提供集景觀、休閑、健身、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大型公益場所。
12、哈爾濱市中國亭園旅游景區(qū)
中國亭園位于黑龍江哈爾濱市香坊區(qū),園內(nèi)以亭為主題,追溯中國“亭”的發(fā)展歷史及在園林景觀中的地位,以陶然亭、醉翁亭、愛晚亭、牡丹亭等34座或古樸厚重、或靈巧輕盈的亭、廊、榭、閣按照1:1的比例復建于園內(nèi),栽植各類樹木10萬余株,成為目前國內(nèi)以亭為主題的城市主題公園。全園由八個分區(qū)組成:游目騁懷區(qū)、霜天紅葉區(qū)、返璞歸真區(qū)、清斯濯纓區(qū)、寧靜澹泊區(qū)、寄情自然區(qū)、·艷凝香區(qū)、懷古感今區(qū)。每一分區(qū)體現(xiàn)一種中國傳統(tǒng)的思想與理念,并與八大名亭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給人們以不同的文化氛圍,別樣的游覽感受。
11、哈爾濱鏵子山森林公園
鏵子山森林公園的登山線路為木制棧道和石頭臺階,由大鏵子上山、在二鏵子下山,全程5387米,沿途可欣賞到動物觀賞園、參谷瀑布、官印石、馱經(jīng)白馬、臥佛等景觀,服務區(qū)建有生態(tài)采摘和休閑娛樂場所。每年的7月9日都會在鏵子山森林公園舉辦中國·哈爾濱通河登山節(jié),開展以登山比賽為主的系列活動。鏵子山屬小興安嶺余脈,由大鏵子、二鏵子、三鏵子及其它山峰組成,因形似犁鏵而得名。鏵子山的主峰海拔680.7米,是通河的屋脊,也是通河的象征。
10、哈爾濱市延壽長壽山風景區(qū)
長壽山位于哈爾濱延壽縣城東南14公里,張廣才嶺西麓,西南――東北走向,面積35平方公里,海拔731.7米。植被多以樺、柞、楊、椴等闊葉林為主。據(jù)《長壽縣鄉(xiāng)土志》載,“長壽山距縣城南二十里,為縣城之向山,高十里余,周七十余里,上有潭四,水極澄清,每遇天欲雨則生云,近山之居民每于此卜陰晴焉”。為東、西長壽河發(fā)源地,發(fā)源于東側(cè)的為東長壽河,發(fā)源于西側(cè)的為西長壽河,皆流入瑪河。各式各樣的怪石堆排而成的石灘,就是景區(qū)內(nèi)的重要景觀――石海,面積1萬多平方米。
9、黑龍江音樂博物館
黑龍江音樂博物館建于2006年1月,是中國第一家民營的、以音樂文化為主要內(nèi)容的博物館。該館由黑龍江省藝術研究所研究員苗笛先生歷經(jīng)12年的收藏而創(chuàng)建。黑龍江音樂博物館收藏、保護、展示和傳承了我國地方音樂文化。它以哈爾濱一百多年的音樂歷史為舞臺,以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遷為背景,展現(xiàn)了絢麗多彩、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中國北方音樂歷史。
8、松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
松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黑龍江省中部哈爾濱市阿城區(qū)境內(nèi),1984年省政府批準建立以保護天然次生林、古跡和景觀的自然保護區(qū),面積1465公頃。松峰山是金、清兩代道教圣地,清代稱為東北八大名山第一景觀,許多勝景都伴有典故。松峰山的主峰煙筒砬子,海拔627米,雄偉壯觀。松峰山有名的石景峰,有建于清代嘉慶年間的兩座古廟海云觀和藏經(jīng)樓。1984年省政府批準建立以保護天然次生林、古跡和景觀的自然保護區(qū),面積1465公頃。
7、哈爾濱地藏寺
哈爾濱地藏寺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qū)建國街321號,始建于1940年,其前身為位于松浦鎮(zhèn)的慈云庵,建于1936年,偽滿時期被江上軍司令部占用,另擇今址重建寺院并改現(xiàn)名,為尼眾寺院。主體建筑大殿面闊五間,規(guī)模宏偉,另有瓦房五間,草房五間,磚房七間半,面積共848.28平方米,屬于中國民族傳統(tǒng)建筑風格。
6、道臺府
哈爾濱關道也叫濱江關道衙門,俗稱道臺府。是哈爾濱當時最高級別行政機構,是中國封建王朝建立的最后一個傳統(tǒng)式衙門,初期它職能非常小僅限鐵路交涉事宜和督征關稅,沒有具體的管轄地域。哈爾濱關道是中國傳統(tǒng)式建筑于北方地方建筑的混合體,他規(guī)模龐大,氣勢巍然,占地面積兩萬八千余平方米,遵循封建禮儀,呈對稱布局,左文右武,前衙后寢。他南北軸線長七十丈,東西寬四十五丈。整個建筑群體錯落有致,結(jié)構合理。
5、哈爾濱大劇院
哈爾濱大劇院,英語:Harbin Opera House,坐落于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qū)的文化中心島內(nèi),包括大劇院、小劇場,建筑采用了異型雙曲面的外型設計,是哈爾濱的標志性建筑。2016年2月,哈爾濱大劇院被ArchDaily評選為“2015年世界最佳建筑”之“最佳文化類建筑”。哈爾濱大劇院是哈爾濱標志性建筑,依水而建,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體現(xiàn)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設計概念。作為公共建筑設施,哈爾濱大劇院力圖從劇院、景觀、廣場和立體平臺多方位給市民及游人提供不同的空間感受。
4、黑龍江省博物館
黑龍江省博物館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qū),始建于1906年,主樓是一座歐洲巴洛克式建筑,為原俄羅斯商場舊址,為國家一級保護建筑。新中國成立后,黑龍江省博物館成為全國首批集歷史文物、自然標本、藝術品為一體的省級綜合類公益性博物館,承擔著黑龍江省歷史文物、革命文物、民族文物和自然標本的保護、發(fā)掘、征集、采集以及研究、陳列等工作。1999年,《黑龍江歷史文物陳列》展廳被評為省十大陳列精品獎。
3、哈爾濱金河灣濕地植物園景區(qū)
“金河灣濕地植物園” 總面積為1.8平方公里, 位于哈爾濱松花江城區(qū)段北岸, 西三環(huán)、西四環(huán)公路橋北岸結(jié)點,是哈爾濱市對水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護與修復的高緯度河川類原生態(tài)濕地景觀旅游區(qū)。金河灣濕地植物園,于2008年1月開工建設,恢復了衰退和萎縮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濕地的原有功能,目前已建成一島、二灘、三崗、四園、五池、六洲,等多個美麗的景點,2012年開始打造體驗濕地野趣的北方狩獵島。2013年批準為國家水利風景區(qū).
2、哈爾濱市中央歐陸風情旅游區(qū)
中央大街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歐陸風情濃郁,是哈爾濱重要的旅游窗口。哈爾濱2011年累計投資1800萬元,建設了老街冰屋、瓦西里風情街區(qū)、老街文化街角三大文化產(chǎn)業(yè)項目。目前,中央大街入駐萬達商業(yè)廣場、金安購物廣場、凱萊酒店、星巴克等國內(nèi)外知名企業(yè)100余家,開展冰雕藝術文化節(jié)、街頭音樂文化節(jié)、音樂之街、書香老街等文化旅游活動上百場,中央大街真正成為了集旅游、商務、休閑、娛樂于一體,享譽中外的“哈爾濱中央歐陸風情旅游區(qū)”。
1、森工平山旅游區(qū)
平山旅游區(qū)位于阿城境內(nèi),距哈爾濱市70公里,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自然保護區(qū)。旅游區(qū)內(nèi)有全國最大的半野生放養(yǎng)式鹿場,鹿場放養(yǎng)梅花鹿、馬鹿1000余頭,已成為黑龍江省黃金旅游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景區(qū)內(nèi)有西泉眼水庫游湖碼頭一處,“十八彎”環(huán)景區(qū)道路20多公里,林中有駝峰嶺、將軍巖、陽光浴場、森林氧吧等景點16處,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開放,各具特色的綜合旅游度假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