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
大家好!歡迎參觀沈集中學,( ),下面由我介紹學校環(huán)境文化建設工作情況。
我校創(chuàng)建于1958年,前身為“荊門縣第五中學”,1984年,改制為沈集高中。1994年,改制為沈集第一中學。20XX年,與沈集二中合并為沈集中學,F(xiàn)有1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92人,教職工118人。
辦學理念:我校秉承“以人為本、和諧發(fā)展”的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學校多次被省、市、縣評為先進單位。
規(guī)劃劃分:。
1、校門大道文化:門前ied電子顯示屏和校務公示欄,與莊嚴的校門、古樸的門燈互相輝映。正對著學校大門,2塊不銹鋼標牌將“六條禁令”和“溫馨勸誡”告知全體師生。雕花欄桿旁,三塊展板:“書法”、“繪畫”、“手抄報”展示了我校第二屆“書法特色”書畫大賽的成果。
2、教室樓道文化:教學大樓前,以“愛護花草”、“文明微笑”為主題的2塊標志牌左右呼應。走進教學樓,書香拂面。從1到4樓,每一層樓道,置書法作品8幅,繪畫作品4幅,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地書畫熏陶。共安置玻璃宣傳牌16塊,主題:是“勵志”和“安全”。東西臺階,置6塊小標牌——“輕聲、慢步、靠右行”,時時提醒學生上下樓梯的禮儀常規(guī)。15間教室分布在2——4樓,每間教室,南北墻面上,有大標牌3塊,共45塊,主題是: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小標牌2個,共30個,主題是:“學習方法”和“班級常規(guī)”。前后墻面和橫梁上,標語6條,共90條,以“高效課堂”為主題。
3、辦公室文化:從2樓——到4樓,分布著1、2、3年級辦公室。每間辦公室南北墻面置三塊中型標牌,共9塊,昭示著兩大主題:“高效課堂”、“師德師風”。
整個教學樓,從樓道到教室到辦公室,共有大小標牌108塊,各種不同風格的書法作品34幅,名家繪畫作品17幅,標語92條,它們圍繞“高效課堂”主題,共同營造出校園濃郁的文化氛圍,凸顯了我校的書畫特色。
4、櫥窗報欄文化:教學樓的東端墻壁,是我!皦w文化”的第一宣傳板塊:“書法”主題。突出“書畫”特色。對面是“櫥窗和報欄”。15米的報欄是師生進行閱讀的主陣地,《人民日報》、《湖北日報》、《荊門日報》、《教育報》等報刊讀物一天一更新,是學生關注社會窗口之一。40米的櫥窗,分七個板塊,是學校宣傳政策、法律、法規(guī)的主窗口。
5、香樟林情懷: 實驗樓的東墻面,是“墻體文化”的第二板塊——“安全知識”主題,主要是介紹安全衛(wèi)生常識。實驗樓和教學樓之間的樟樹林,是學生的成長林。80多棵樟樹,寄托了590多名學生的“中國夢。校園情”。林間,設置了景觀座椅,讓學生進入林中,記錄歷程,傾訴心聲。他們在這里“放飛夢想,擁抱明天”。實驗樓的西墻面,是“墻體文化”的第三板塊:“日常文明行為規(guī)范”。
6、寢室生活文化:中軸線大道的東西兩側,是學生公寓。(女生寢室)樓道入口處,6塊標牌耀眼醒目地表達了兩個主題——“寢室規(guī)劃”和“寢室制度”。走廊墻上,名人書法分布其間。每層樓道置書法9幅,共27幅;每個寢室門邊,都有一塊標牌,將寢室成員的姓名和照片清晰地展示出來,共24塊。門后,是寢室公約、衛(wèi)生記載表、衛(wèi)生值日表。四面墻上一般都有6——8幅字畫。字畫的主題是“勵志”和“美育”,約計有160多幅。 樓上樓下,室內室外,大小標牌共30塊,字畫約190幅。門邊窗臺,學生自己動手,裝飾點綴。這些字畫和標牌,一齊渲染出濃濃的寢室文化氛圍,突出了學校的主色彩——書畫特色。
學生公寓東墻面,是“墻體文化”第四板塊——“感恩主題”。
7、運動休閑文化:這里是休閑運動帶。置有健身器材7套。它們與公寓前的籃球場、羽毛球場一起構成我校的運動休閑文化。課余飯后,打打球,健健身,也是一種引導和熏陶。
8、食堂餐廳文化:大道的北端,由東向西,并列著學生澡堂、學生食堂及教師周轉房。(學生澡堂建于20XX年,200平方米,同時可容納50——60人沐浴。)食堂居中,建于20XX年,是一個可以容納1000多人同時進餐的650m2的標準化學生餐廳。食堂東西大門和對門墻上,4條的標語鮮艷醒目,無聲地對學生進行著養(yǎng)成教育。東面墻上,巨幅國畫“長城楓葉紅”熱烈、大氣,西面墻上,大幅的宣傳標牌主題是:食品常識和營養(yǎng)知識。南北墻面,10幅宣傳畫,傳播著“干凈、節(jié)約、珍惜、秩序、糧食、綠色、健康、平衡、營養(yǎng)、微笑”的理念。4幅標語,12幅圖畫,凸顯了學校餐廳濃厚文化氛圍。這里有濃濃的飯菜香,更有清新的書墨香。
食堂西邊是教師周轉房,20套周轉房嚴格按標準打造,布局合理、設施完備,極大地解決了教師緊缺住房的后顧之憂。周轉房前,曬場平坦寬闊,干凈整潔。后面是14間車庫,方便了教師停車。
學生公寓西墻面,是“墻體文化”的第五板塊——“傳統(tǒng)文化”。通過這個板塊,對學生進行春風化雨的德育養(yǎng)成教育。
9、路徑路燈文化:環(huán)繞校園的林蔭大道,周長約500米。這林蔭大道內側,是我校校友捐助的路燈 16盞(林蔭道旁12盞,中軸線大道4盞),每一盞燈下,懸掛一幅字畫。東面3幅——中外名家書畫及名家簡介,北面3幅——國學教育,西面3幅——成語賞析,南面3幅——名言警句。與燈下字畫相配合的是點綴于道旁花壇邊上的38幅“勵志”標語和“國學”標牌。3塊標牌,12幅字畫,38條標語,共同彰顯我校的書畫特色。
西大道盡頭,教學樓的西墻面,是我!皦w文化”的第六板塊——“繪畫”主題,向學生宣傳繪畫常識!皦w文化”與“路燈文化”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同突出我校校園環(huán)境文化建設的“書畫特色”。
10、旗臺與操場:若果說畫是有型的詩,那么,百米雕花欄桿就是固體的畫。它與燈下的字畫一起烘托出校園濃郁的文化氣息。雕欄中間,是旗臺,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旗臺下,是操場,正在規(guī)劃和建設中。相信不久的將來,這里就會有一個標準化的操場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
新機制改革給我們奠定了“花園學!钡幕A,在推進素質教育均衡發(fā)展中,我們將抓住機遇,用環(huán)境提升文化,力爭在****年7月之前把我校建設成為環(huán)境優(yōu)美、文化鮮明的特色校園、荊潛線上的精品學校、沙洋縣對外交流的窗口學校。
今天的參觀活動到這里就全部結束了。感謝各位領導的蒞臨指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