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是《文明禮儀之花》。
翻開古老的歷史畫卷,輝煌燦爛的歷史奪人眼球,“禮儀之邦”的大名響徹天下,名人孔子的“不學禮,無以立。”更是印證了這個稱號。在中國古代的歷史禮儀書冊上,有一個故事,更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程門之雪》的故事,家喻戶曉,可它卻是最能夠體現(xiàn)我們中華禮儀的一個標桿。古時的楊時,游酢,為了求學,在大學者顧頤的門前,冒雪站了許久,在雪即將淹沒他們時,終于見到了剛睡醒的程頤先生。楊時游酢尊師重道的表現(xiàn),就是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
對于一個不講文明的人,我們應(yīng)該給予提醒;對于一個放松了禮儀思想品質(zhì)的人,我們應(yīng)該給予幫助;對于一個迷失了禮儀標桿的人,我們應(yīng)該進行拯救。對于一個講文明的人,我們應(yīng)該學習;對于一個將禮儀標桿時常放心間的人,我們應(yīng)該給予贊美;對于一個大愛無疆的人,我們應(yīng)該表示尊敬。
成為社會文明禮儀道路鋪建者的一員,使我們每人要做的一件事。用自己的心,來感染別人,讓他們也成為一個有禮儀的人,讓我們是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禮儀之邦”!“文明之花開滿地,文明禮儀伴我行!”
我的演講結(jié)束了,謝謝大家!
評語:演講稿充滿氣勢與情感,善用排比句,表現(xiàn)較棒!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是一篇優(yōu)秀的發(fā)言稿!
篇二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309班的XXX,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讓禮儀之花開遍校園》。
中華民族,是一個文明古國,是一個禮儀之邦。三字經(jīng)中寫到“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那么文明禮儀是什么呢?文明禮儀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困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老師時熱情的問候;是知錯時的一聲“對不起”;......文明禮儀是一種品質(zhì),是一種修養(yǎng)。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意丟棄的廢紙,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遇見師長時的視若無睹,上課不遵守紀律,下課亂跑亂鬧......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嗎?不!我們要行動起來,對不文明的行為說“NO!”讓我們相互幫助,相互督促,從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做起:著裝得體、不求時尚;說話文明、舉止大方;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尊重師長、學會關(guān)愛。
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一生都將受用不盡。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既是校園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又是校園文明的受益者。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huán)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我們不斷探索、求知。
我們播下一個動作,就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就收獲一個品格。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做一名講文明,懂禮儀的合格人。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臟話;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我相信,經(jīng)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讓禮儀之花開遍整個校園!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