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般地說,決議、建議、問題和發(fā)言人的觀點、論據(jù)材料等要記得具體、詳細。接下來小編將跟大家一起分享會議記錄標題有那幾種。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會議記錄標題有那幾種:
會議紀要的分類主要有兩種分類方法:
一是從會議出席人員來劃分,有全體會議紀要、辦公會議紀要、例會會議紀要。工作會議紀要、聯(lián)席會議紀要等。
會議紀要的發(fā)布形式有三種:
一是用專用版頭印發(fā);
二是用通用版頭印發(fā);
三是用其他形式印發(fā)。
會議紀要的種類較多,會議紀要的寫法大同小異,都要做到開門見山,實事求是,對問題的處理恰當,表述準確,觀點鮮明,語言生動,文字簡練,格式規(guī)范。
會議紀要一般由會議紀要的版頭、發(fā)文字號、標題、成文日期、正文、參加會議人員、發(fā)送(收文)單位等部分組成:
版頭。會議紀要一般用會議紀要的專用版頭印發(fā),很少用通用版頭和其他形式印發(fā)。其專用版頭,根據(jù)會議紀要的分類確定版頭形式。在黨的機關,常用的會議紀要分類及版頭有:“中共xx常委會議紀要“、“中共xx委員會會議紀要”、“中共xx委常委辦公會議紀要”;在行政機關,常用的會議紀要分類及版頭有:“xx人民政府辦公會議紀要”、“xx人民政府x長會議紀要”,“xxx辦公會議紀要”等。其字體大小,與通用的版頭(發(fā)文機關標識)制作標準相同。
發(fā)文字號。是指會議紀要的發(fā)文字號,由紀要類別、年份及順序號組成,紀要類別又由組織機構所在地方代字、機構與會議簡稱、“紀要”三部分組成,舉個實例,“x常會紀要[XX]4號”。用會議紀要專用版頭印發(fā)的會議紀要,也可以省略紀要類別,舉個實例“[XX]36次”,因為版頭是專用的,不會發(fā)生歧義。需要引用時,連版頭與發(fā)文字號一起引用。
標題。會議紀要的標題有兩種形式:一是“會議紀要”前加會議主題,舉個實例,《關于發(fā)展文化產(chǎn)業(yè)的會議紀要》。這種標題,適用于聯(lián)席會議紀要、二是“紀要”前加會議名稱,舉個實例《xx人民政府第8次辦公會議紀要》。這種標題,適用于機關、單位獨立召開的會議形成的會議紀要。一般情況下,用專用版頭印發(fā)的會議紀要,沒有標題,在橫隔線之下空兩行直接撰寫正文。
成文日期。會議紀要有標題的,須標注成文日期,居中標注在標題之下;無標題的,不標注成文日期。
正文。一般有開頭、主體兩個部分,有的還有結尾部分。
開頭部分。簡明扼要地撰寫會議的概況,主要包含會議的目的、主題、召集單位及主持人,會議時間、地點、參加單位及參加人員,會議就什么問題進行了討論,哪些領導干部到會并在會議上講了活、發(fā)了言或進行了總結,會議的效果等。然后以過渡語“會議議定了以下事項”承上啟下。
主體部分。撰寫會議研究的問題、討論的意見、議定的事項或作出的決定等。議定的事項包含對會議研究問題的處理意見、今后的工作任務及實施措施和要求等。
會議記錄的重點內容包括哪些:
1、標題
(1)會議名稱+文種。如“xxxx年會會議記錄”。
。2)文種。如“會議記錄”。
2、正文。正文的構成是:首部+主體+結尾
。1)首部。會議概況,包括會議名稱;會議時間;會議地點;會議主席(主持人);會議出席、列席和缺席情況;會議記錄人簽名等。
(2)主體。會議內容。包括:
、贂䲡h議義題。如果有多個議題,可以在議題前分別上序號。
②發(fā)言人及發(fā)言內容。記錄每人的發(fā)言時都要另起一行,寫明發(fā)言人的姓名,然后加冒號。
、蹠h決議。決議事項應分條列出。有表決程序的要記錄決的方式和結果。
。3)結尾。另起行,寫明“散會”并注明散會時間。
3、尾部。右下方寫明“主持人:(簽字)”、“記錄人:(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