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延闿(1880-1930),字組安,號畏三,湖南茶陵人。清末最后一科科舉考試的會元,著名的立憲派首領(lǐng)。1911年武昌起義后,登上湖南都督的寶座,開始了他的從政生涯。譚延闿通權(quán)達(dá)變,善測政治風(fēng)向,從三次督湘到擔(dān)任國民政府主席,到最后出任第一任行政院院長,構(gòu)成了他整個民國時期名位鼎隆的煊赫篇章,從而成為群雄紛起的動蕩時局中為數(shù)稀少的政壇不倒翁。不僅如此,他的書法名滿天下,享有民國四大書法家之首的美譽(yù);不愛美人,卻對美食情有獨鐘;雖為文人,卻精通騎射。世人對他褒貶不一,有人稱他為“民國完一人”,說他是“休休有容,庸庸有度”的大政治家,有人稱他為“黨國柱石”、“藥中甘草”,也有人說他是八面玲瓏“水晶球”、“伴食畫諾的活馮道”。讀完此書,相信你會作出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