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乾清 - 人物概述
徐乾清(1925.12.16 -),防洪工程與水利規(guī)劃專家。 出生于陜西省城固縣。1949年5月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獲學士學位。現(xiàn)任水利部教授級高工、水利部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徐乾清教授長期從事水利規(guī)劃、科研等方面技術管理和綜合研究工作,推動并參予了大江大河歷次流域綜合規(guī)劃工作、三峽工程可行性研究論證工作,主持了防洪專題論證,先后擔任國家“八五”、“九五”科研攻關項目“黃河治理”、“長江防洪”、“西北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等三項專家組組長,主持水利部“黃河水沙變化”項目的研究,研究成果在黃河治理、長江防洪等規(guī)劃工作中得到應用。
徐乾清 - 學術報告
中國水利學會2003學術年會在廣東深圳隆重召開。水利部徐乾清院士作題為《對“水與現(xiàn)代化”的一些認識和思考》的特邀報告。徐乾清指出,水是人類生活、生產和維護生態(tài)與環(huán)境良好狀態(tài)不可或缺的基礎資源。農田水利在貫徹科學發(fā)展觀和解決“三農”問題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沒有完全的農田水利,農村的面貌難以改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需要農田水利的支持。農業(yè)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水利是農業(yè)的命脈,這兩個基本概念永遠不能忘記和淡化,必須成為國家發(fā)展規(guī)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徐乾清建議,開展一次農田水利的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分析,全面研究解決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建立穩(wěn)定的投入機制和科學的實施戰(zhàn)略計劃,加大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力度;積極開展節(jié)水、節(jié)能和高效用水的科學技術研究。做好初始水權分配,是國家應對水資源短缺、解決用水矛盾突出的迫切任務。徐院士表示,在水資源使用權分配時必須目的明確。水資源使用權的分配,首要目的就是控制無序用水,必須照顧到上下游的權利和利益,建立水權制度就是要考慮建立一個有序的取水制度。第二個目的是促進節(jié)水,通過明晰水權解決水的浪費問題。第三個目的是提高生態(tài)環(huán)境用水的保證程度。
在《抓緊有利時機盡快建成南水北調工程》的報告中,徐乾清指出:黃淮海流域是中國人口密集、經濟發(fā)達地區(qū)。一是從建設到用水,要始終堅持“先節(jié)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huán)保后用水”的原則。二是在進行干渠建設的同時,要盡早安排配套工程實施,要特別重視城市從用地下水為主向以地表水為主的轉變,安排相應的工程措施和地下水的管理辦法。這樣才能使地下水位逐步恢復到合理的水平。用水量增加,污水量也必然增加,污水處理措施必須及時安排。三是用水水價的測算原則是合理可行的,利用當地水資源的水價可能與引水水價有所差別,應制定辦法促進兩種水價逐步靠近,形成統(tǒng)一水價。
徐乾清 - 個人著作
參予主編:《中國水利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水利卷》。
主編審定:《水利科技名詞》等基礎性專著。
撰寫文章:《中國的防洪》、《21世紀中國的水利-以城市為中心帶動全面發(fā)展》、《關于中國幾個水利問題的回顧和探討》、《對“水與現(xiàn)代化”的一些認識和思考》、《抓緊有利時機盡快建成南水北調工程》、《水力發(fā)電開發(fā)應建立在江河綜合規(guī)劃的基礎之上》、《保持水土資源是關鍵》《中國工程院院士徐乾清提出生態(tài)自我修復是配合人工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
另有著述:《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著名水利工程分冊》、《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水工建筑物分冊》、《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水力發(fā)電分冊》、《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水利規(guī)劃分冊》、《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綜合分冊》、《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城鄉(xiāng)供水與排水分冊》、《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地方水利分冊》、《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水文與水資源分冊》、《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水利工程勘測分冊》、《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工程力學、巖土力學、工程結構及材料分冊》 、《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防洪分冊》 、《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灌溉與排水分冊》、《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航道與港口分冊》、《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水力學、河流及海岸動力學分冊》、《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水利科研、教育、信息出版、學術團體分冊》、《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水利管理分冊》、《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環(huán)境水利分冊》、《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水利經濟分冊》 、《中國水利百科全書, 水土保持分冊》。
徐乾清 - 個人榮譽
徐乾清,1949年1月參加革命工作,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水利部、水電部工程師、副處長、處長,水利部科技局副局長,水電部計劃司副司長、部副總工程師,水利部副總工程師等職,1992年1月離休。離休后擔任中國水利學會副理事長、水利部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9年被中共中央組織部表彰為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被水利部授予長期奉獻水利優(yōu)秀人員榮譽稱號。
徐乾清 - 相關事件
2010年1月3日,北京,一場罕見的大雪整整下了一天。 1月4日,天寒地凍。盡管身體狀況大不如以前,85歲的徐乾清院士仍堅持上午學習的習慣:5點鐘起床,看兩個小時書,吃飯、活動,接著看書。
在人們的記憶里,這個習慣他堅持了一輩子。 這一天,他的筆記本上清晰地記錄著:1月4日,據農業(yè)部研究,近10年來,噸糧耗水1191m3,平均糧食水分生產力約為0.84kg/m3,北方地區(qū)平均約為1.07kg/m3……每一天,他都會堅持做這樣的筆記。但誰也不曾想到,這是老人一生獻身水利的最后耕耘。
“那天上午,爺爺起床后感覺有點頭暈,休息了一會兒便和往常一樣,看書、翻資料。下午兩點多,午覺醒來,他突然感覺不舒服,我趕緊撥了急救電話……”照顧徐乾清的保姆小曾哽咽著說。救護車趕到時,徐乾清已重度昏迷。突發(fā)的病情,不是糾纏一生的肺病,也不是9年來讓他只能“鼻飼”治療的鼻咽癌,而是一次急性腦溢血。
水利部原副總工程師(正司級),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八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共產黨黨員、離休干部徐乾清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10年1月9日11時1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1月13日徐乾清同志送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
徐乾清的離去,帶給人們的是無盡的哀思,而他心系水利,為中國大江大河治理傾注的大量心血,也深深感染著每一位水利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