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淑勤 - 簡介
曾淑勤(1967年8月14日-),本名曾淑琴,臺東縣關山鎮(zhèn)人,臺灣原住民女歌手,崛起于校園民歌比賽,華人歌壇出色的民謠女聲之一。1988年加盟點將唱片,出版首張專輯《后浪》,引起極大共鳴,第三張專輯《一個人游游蕩蕩》獲得第2屆金曲獎最佳制作人獎,《客途秋恨》一曲為同名電影之主題曲,并入圍第2屆金曲獎年度最佳歌曲獎。2004年6月加入臺北之音電臺,主持《音樂真抒情》。最為膾炙人口的歌曲:《魯冰花》、《不再等待天堂》、《客途秋恨》、《情生意動》等等。
曾淑勤是華語流行樂壇最重要的城市民謠女歌手,從1988年的《后浪》到1996年的《夢橋》,一共推出過9張專輯,《魯冰花》、《不再等待天堂》、《情生意動》、《客途秋恨》、《愛情外的路人》、《一個人游游蕩蕩》等歌曲,更是一個時代的經典。在曾淑勤所屬的點將唱片1996年被百代唱片購并后,她便沒有再發(fā)行新專輯,并且逐漸淡出了歌壇。
曾淑勤的歌都具有著流暢而不復雜的旋律,更重要的是,在那個華語流行音樂的經典年代,她歌曲中濃濃的文學色彩更是令人嘆賞,還有那首《魯冰花》,不要被甄妮那樣的晚會表現(xiàn)迷住了雙眼,這是一種悲情的歌曲,魯冰花在臺語里的意思就是“路邊的花”。因為曾淑勤的身世也如路邊的小花一樣,孤單地長大。再聽這首歌才覺得這歌里對媽媽呼喚多么真切而又無奈。
曾淑勤 - 從藝經歷
1988年“后浪”,沒有歌詞的一首吟唱曲.曾淑勤以完全吟唱的方式,用曲調表達了內心的感覺,堪稱歌壇一創(chuàng)舉,并獲中廣《午夜琴聲》節(jié)目評為最佳唱片制作。
1989《裝在袋子里的回憶》,她充滿鄉(xiāng)村味道的唱腔,風靡一時。
1989《魯冰花》一曲為同名電影之主題曲,并獲得第26屆金馬獎“最佳電影主題曲”,奠定了曾淑勤在國語歌壇的基礎。 “他是春風我是草”為華視藝術季《他是春風我是草》一劇之主題曲。
1989 與王笛共同舉辦15場《驚鴻相遇》校園巡回演唱會,此節(jié)目設計,結合了劇場式的進行方式,頗具創(chuàng)意,在校園間引起相當熱烈的回響。
1990 “一個人游游蕩蕩”專輯,獲得第2屆金曲獎“最佳制作人”獎!翱屯厩锖蕖睘橥娪爸黝}曲,并入圍第2屆金曲獎“年度最佳歌曲”獎。 演唱臺視公益廣告《一個人游游蕩蕩》主題曲。拍攝母親節(jié)公益廣告《給媽媽一個平靜的心》,并演唱該廣告主題曲“序幕人生”。此曲并為《中國媽媽》選拔之主題曲!肮聠闻c自由”專輯里面的一曲"纏綿"為中視連續(xù)劇《希望之鴿》一劇之片尾主題曲。新加坡“南洋商報”及“麗的呼聲”聯(lián)合主辦《曾淑勤音樂交流會》。
1992 “不再等待天堂”,首次嘗試自己創(chuàng)作鄉(xiāng)村搖滾曲風,頗獲佳評,成為臺灣歌壇上少數(shù)的民謠女歌手代表。
1993 “情生意動”首次嘗試在專輯中完全演唱別人的詞曲作品“情生意動”,“傳說”二曲為中視連續(xù)劇《戲說慈禧》之插曲、片尾主題曲。
1993 “金選集”,為其個人民謠風格創(chuàng)作歷程上成長的紀錄。
1993 “珍抒情”(西洋歌曲)。同年為電影《天臺的月光》制作主題曲《沿著你心門外輕輕走》,并入圍第30屆金馬獎“最佳電影主題曲”獎。
1993 與衛(wèi)視MTV臺合作,首開國內個人以﹝UNPLUGGED﹞方式表演風氣。
1994 出版第9張專輯《愛情外的路人》。
1995 開始嘗試在(主婦之店)PUB駐唱
1996 《夢橋》,為離家在城市生活的人帶來一點家的溫暖的心情.
1999 《心情大樓》合輯二張《傷心的港口》、《你好嗎》、《奔放的河流》、《淺灘》共四首單曲。
2001 《A-Vai來了》演唱會,為臺灣原住民帶來了濃濃的鄉(xiāng)情與關愛。
2004-《被遺忘的靈魂聲音》-讓我們一起從新尋找曾淑勤的聲音
曾淑勤 - 專輯
1988《后浪》
1989《裝在袋子里的回憶》
1990《一個人游游蕩蕩》、《孤單與自由》
1992《不再等待天堂》
1993《情生意動》、《曾淑勤金選集》、《珍抒情》、《說唱十二調》、《不再等待天堂精選十三首》
1994《愛情外的路人》
1996《夢橋》
2000《精選曾淑勤》
2001《A-vai來了》
2004《被遺忘的靈魂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