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出身背景
盧燕祖籍廣東中山縣,出生在北平,成長于上海,南北交融的生活環(huán)境使她終生能說一口字正腔圓的京味國語,并具備了婉約的閨秀風(fēng)范。其母親是京劇名伶李桂芬,并拜梅蘭芳為義父,京劇世家的背景使得她十幾歲的時候就登臺并活躍于中國戲曲界。
早年生活
1945年上海裨文女子中學(xué)畢業(yè)后進(jìn)入上海圣約翰大學(xué)(St John’s University),之后又轉(zhuǎn)入上海交通大學(xué)工商管理專業(yè)學(xué)習(xí), 曾在上海影院中擔(dān)任過為英文片同聲翻譯的“譯意風(fēng)(earphone)小姐”。1947年移居美國夏威夷檀香山,在夏威夷大學(xué)(University of Hawaii)攻讀財務(wù)管理專業(yè),兼修戲劇與演講,就讀期間曾在檀香山當(dāng)會計、化驗(yàn)員和播音員。
1956年盧燕全家移居洛杉磯,雖然她在大學(xué)學(xué)習(xí)的專業(yè)是財務(wù),但或許是家庭淵源和藝術(shù)熏陶的關(guān)系,盧燕對戲劇頗感興趣,在丈夫黃錫琳(Shelling Hwong)的鼓勵下,她勇敢地進(jìn)入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戲劇學(xué)院(Pasadena Playhouse)表演系深造,正式轉(zhuǎn)行開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
演藝經(jīng)歷
1958年盧燕畢業(yè)時演出的話劇《八月茶室》(Teahouse of the August Moon)獲得了成功,她的表演才華得到了充分的肯定,這也堅定了她從藝的決心,并打開了進(jìn)入好萊塢銀幕的大門。
1967年她回到香港主演了唐書璇導(dǎo)演的影片《董夫人》(1970),并因此片獲得第九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1972年,她在根據(jù)《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1956)改編的電視系列短片《安娜和國王》(Anna and the King,1972)中獲得了重要配角Thiang女士。同年應(yīng)香港邵氏總經(jīng)理邵逸夫及導(dǎo)演李翰祥的邀請再次回到香港拍攝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the Shaw Brothers)的影片《十四女英豪》(1972)并因此片獲得第十一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之后又主演了《傾國傾城》(1975),飾演慈禧太后,再度獲得第十二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1978年她還與昆劇、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俞振飛在香港藝術(shù)節(jié)(Hong Kong Arts Festival)上同臺表演過昆曲《牡丹亭》。1982年,她與歸亞蕾等合作演出了根據(jù)白先勇小說改編的舞臺劇《游園驚夢》,她的青衣戲得自梅蘭芳大師親傳親授,因此劇中幾段昆曲演唱盧燕表演起來駕輕就熟,使得整部舞臺劇中昆曲與話劇完美結(jié)合。在表演藝術(shù)領(lǐng)域,盧燕也真正做到了將中西兩種文化不著痕跡地融會貫通。
1983年在曾奕田的紀(jì)錄短片《縫紉的女人》(Sewing Woman,1983)中配音,該片記錄了曾奕田的母親移民美國的生活,展現(xiàn)了華人的堅忍不拔和勤勞善良。
1983年至1984年間曾帶領(lǐng)一支由中日兩國組成的攝影隊(duì)多次深入西藏腹地,拍攝了介紹西藏自然風(fēng)光、風(fēng)土民情、文化藝術(shù)、宗教習(xí)俗及1949年之后西藏人民生活的大型系列電視紀(jì)錄片《失落的王國》(The Lost Kingdom of Guge)。
她還將美國著名戲劇劇本唐納德·柯培恩的《洋麻將》(CinGame,1977)譯成中文,唐納德·柯培恩的《洋麻將》描寫的是領(lǐng)取養(yǎng)老金的老人的孤獨(dú)生活。1985年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將此話劇版上舞臺,其中主角兩位老人分別由人藝的老藝術(shù)家于是之和朱琳扮演。
1992年她還將尼爾·西蒙(Neil Simon)編劇的喜劇《普萊颯大飯店》(Plaza Suite,1971)譯成中文,她促成了上海人民藝術(shù)劇院排演此劇并親自主演了此三幕話劇。
1998年春節(jié)期間盧燕重返中國熒屏,這是因?yàn)樗齾⑴c了陳佩斯執(zhí)導(dǎo)的賀歲電視劇《同喜同喜》,劇中她扮演了一位歸國華僑,與陳強(qiáng)父子(陳強(qiáng)和陳佩斯)、凌元等老戲骨合演了一出幽默喜劇,該劇1998年除夕夜在中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之后連續(xù)播出。
1999年三月中旬,她在舊金山海岸參與了舞臺劇《喜福會》的排練,并在上演時扮演了劇中的琳達(dá)姨(Lindo)這一角色,這一角色在電影版《喜福會》中是由周采芹扮演的。
2002年盧燕再次出演了另一部大型歷史劇情類電視劇《乾隆王朝》,扮演皇太后一角,與扮演乾隆皇帝的戲劇界資深演員焦晃同臺。
2006年她還在香港話劇團(tuán)(Hong Kong Repertory Theater)制作的受到熱議的話劇《德齡與慈禧》中再度扮演了慈禧,該劇由創(chuàng)作《天下第一樓》的何冀平編劇,許多香港影視界資深藝人也參與了演出,包括舞臺劇女演員焦媛飾演德齡,著名京昆劇導(dǎo)演耿天元飾演光緒,資深影視藝人曾江飾演榮祿等。同年還在許鞍華導(dǎo)演的《姨媽的后現(xiàn)代生活》中她扮演一位說著京腔上海話的沒落貴婦水太太,其雍容形象和傲慢個性被她詮釋得恰到好處,與斯琴高娃扮演的姨媽的幾場對手戲更是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了中國當(dāng)代都市老年人的孤獨(dú)心態(tài)。
2007年,她又客串演出了李安的《色,戒》,雖然在其中只有兩個鏡頭,一句臺詞,但與陳沖、何賽飛、蘇巖等配角一樣都獲得了影迷的肯定。
2007年1月12日盧燕出席了上海文廣傳媒集團(tuán)旗下東方衛(wèi)視創(chuàng)辦的明星戲曲電視選拔比賽“非常有戲”的首場直播儀式,并登臺表演經(jīng)典京劇唱段《定軍山》。11月8日,在美國電影學(xué)院電影節(jié)第七天,《好萊塢華人》舉行放映會,盧燕與曾奕田,以及其他影片中的采訪對象,如華裔作家譚恩美、演員陳沖、鄒兆龍等均出席了放映會。
她還應(yīng)陳凱歌邀請,指導(dǎo)在《梅蘭芳》(2008)中指導(dǎo)扮演孟曉冬的章子怡表演京劇。
2017年11月17日,出演的電影《侗族大歌》上映。
主要作品
電影作品
《侗族大歌》(2017)
Hollywood Chinese/《好萊塢華人》(2007) (紀(jì)錄片) 采訪對象
《色,戒》 (2007) 客串
《男兒本色》/ Invisible Target (2007) 客串
《姨媽的后現(xiàn)代生活》/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 (2006) 扮演水太太
Tomato and Eggs《/西紅柿和雞蛋》(2002) 扮演Mrs. Wang
《愛殺2000》(2000)
《滴血的秘密》/Bloody Secret(2000)
Blindness/《盲》 (1998) 扮演Mrs. Hong
I Love Trouble/<我愛麻煩>(1994) 扮演Mrs. Virgina Hervey
China: Beyond the Clouds/<中國:超越陰霾>(1994) 敘述解說(配音)
《叛逆大師劉海粟的故事》(1993) 扮演葵花[9]
The Joy Luck Club /《喜福會》(1993) 扮演許安梅(An-Mei Hsu)
《誘僧》/Temptation of a Monk (1993)
《鐘鳴寒山寺》(1991) 扮演侯夢卿
《最后的貴族》(1989) 扮演李母
《你愛我嗎?》(1989) 扮演丁水云
《關(guān)東女俠》(1989) 扮演一品紅
The Last Emperor/《末代皇帝》(1987) 扮演慈禧
Tai-Pan/《大班》(1986)
Sewing Woman/《縫紉女人》(1983)(紀(jì)錄短片)解說
Don’t Cry,It’s Only Thunder/Vietnam: Hell or Glory/《別怕,只是悶雷/越南:地獄還是榮譽(yù)》(1982) 扮演 Sister Marie
Hammett/《神探哈麥特》(1982) 扮演Miss Cameron’s Assistant
Saint Jack/《圣徒杰克》(1979) 扮演Mrs. Yates
《永恒的愛》(1978)
Demon Seed/Proteus Generation/《魔種》(1977) 扮演Soong Yen
《星語》(1976)
《瀛臺泣血》/The Last Tempest (1976) 扮演慈禧
《傾國傾城》/The Empress Dowager (1975) 扮演慈禧
Terror in the Wax Museum/《恐怖蠟像館》(1973) 扮演Madame Yang
《十四女英豪》/Fourteen Amazons (1972) 扮演畬太君
《董夫人》/The Arch (1970) 扮演董夫人
Womanhunt/《女性獵捕者》(1962) 扮演 Li Sheng
《2012》/扮演 藏族老太太
時間 | 電影名字 | 扮演角色 | 導(dǎo)演 | 合作演員 |
---|---|---|---|---|
1960年 | 《山路》 | Madame Sue-Mei Hung | ||
1962年 | 《死馬上的騎士》 | Ming Kwai | ||
1987年 | 《末代皇帝》 | 慈禧太后 |
| 陳沖 |
1993年 | 《喜福會》 | 許安梅 | 王穎 | 鄔君梅、周采芹、俞飛鴻 |
1993年 | 《誘僧》 |
| 羅卓瑤 | 陳沖 |
2004年 | 《美人依舊》 | 老賭徒 | 胡安 | 周迅、鄔君梅、王志文 |
2006年 | 《姨媽的后現(xiàn)代生活》 | 水太太 | 許鞍華 | 斯琴高娃 |
2007年 | 《色戒》 | 客串 | 李安 | 陳沖、梁朝偉、湯唯 |
2007年 | 《男兒本色》 | 灝祖母 | 陳木勝 | 謝霆鋒、房祖名 |
2009年 | 《2012》 | 索納姆奶奶 |
|
|
2010年 | 《團(tuán)圓》 | 喬玉娥 | 王全安 | 凌峰 徐才根 馬曉晴 莫小棋 |
2012年 | 《危險關(guān)系》 | 瑞雪 | 許秦豪 | 張柏芝、張東健、章子怡 |
電視作品
《乾隆王朝》(2002) 扮演皇太后
《同喜同喜》(1998)
《廣島:廢墟之外》(Hiroshima: Out of the Ashes,1990) (電視電影) 扮演 Mrs. Sato
《香港》(Hong Kong,1960)第一季第九集《叛徒》(The Turncoat)” 扮演Mai Loo
榮譽(yù)記錄
影視獎項(xiàng)
2008年第8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配角提名《姨媽的后現(xiàn)代生活》
1978年第1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提名《永恒的愛》
1975年第1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傾國傾城》
1973年第1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十四女英豪》
1971年第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董夫人》
個人成就
2015年獲得第16屆華鼎獎終身成就獎
2010年獲得2009-2010年度 文化藝術(shù)領(lǐng)域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2009年第五屆中美電影節(jié)杰出美國華裔演員獎
2005年3月在第五屆華語傳媒大獎暨中國電影百年精英盛會頒獎典禮上,盧燕獲得“中國電影百大影星獎”
2004年獲得母校交通大學(xué)南加州分校校友會的終身成就獎
2000年《中國日報(世界日報)》特別版將盧燕評為“100名最優(yōu)秀的北美華人(the 100 most outstanding Chinese persons living in North America)”之一
1999年6月19日,美籍華裔藝術(shù)局(Chinese-American Arts Council)在紐約林肯中心的愛麗絲劇院(Alice Theatre in New York’s Lincoln Center)舉行頒獎儀式,授予盧燕女士“終身藝術(shù)成就獎(Lifetime Achievement for the Arts)”,這一獎項(xiàng)的得主都是在美國最杰出的亞洲藝術(shù)家
1993年上海交通大學(xué)授予她名譽(yù)顧問教授(Honorary Advisory Professor)
1992年,由于成功組織翻譯了《普萊颯大飯店》(Plaza Suite),美國新聞署(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授予盧燕女士美國文化藝術(shù)研究專家(Arts America Cultural Specialist)
1988年榮獲由洛杉磯市市長湯姆·布萊德雷(Tom Bradley)在“亞太裔美國人文化傳統(tǒng)成就周(Asian Pacific American Heritage Week / Achievements)”頒發(fā)的表演藝術(shù)成就獎(Performing Arts)
其他獎項(xiàng)
上海電視節(jié)“白玉蘭獎”(The Magnolia Award):《普萊颯大飯店》(Plaza Suite,1992)
《中國:超越陰霾》(China:Beyond the Cloud,1995)獲得國家地理雜志(National Geographic Special)特別獎(The Peabody Award),盧燕是該片的解說敘述者
《失落的王國》(The Lost Kingdom of Guge,1995)在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jié)(International Film & TV Festival of New York)獲得銅牌,盧燕是制片人
《小木房》(Little Wooden House,1994)在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jié)(International Film & TV Festival of New York)獲得銅牌(Bronze Medal),盧燕擔(dān)任制片人
《縫紉的女人》(The Sewing Woman ,1983)獲得奧斯卡年度最佳紀(jì)錄短片提名,盧燕擔(dān)任解說
《中國聯(lián)系》(China Connection,1979) 獲得紐約國際電影節(jié)(Th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銀獎(Silver Award ),盧燕擔(dān)任解說
《超級班機(jī)事件》(Saga of a Superliner,1976)獲亞特蘭大電影節(jié)(Atlanta Film Festival)銅獎(Bronze Award),盧燕擔(dān)任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