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芳森 - 簡介
竹芳森(1901~1977) 演員。藝名筱瑞豐,浙江省嵊縣東郭村人。貧農出身,幼時進過私塾,粗識文字。
竹芳森 - 生平
1919年拜小歌班名丑張瑞豐為師。1927年來滬,在謝志云的戲班演戲。其嗓音好,音域寬,與女演員搭檔能唱同腔同調。表演具幽默感,長、短衫丑角戲均擅,如扮演《王文與刁劉氏》中的王文、《雙獅圖》中的張有義和《箍桶記》中的張箍桶等角色,頗有聲名。1937年起,在男班碧云劇團當演員。1944年冬,在四明山根據(jù)地參加浙東行署社教隊,進行抗日宣傳演出和民運工作。1945年,部隊北撤前夕,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部隊北撤受命轉移物資時掉隊,從而失去組織關系。為謀生計,仍搭班唱戲,先在先施公司游樂場越劇團司鼓板,繼去平湖大利舞臺、嘉興三元舞臺當演員,在上海、舟山和杭嘉湖地區(qū)流動演出。1949年7月,參加上海市軍管會文藝處劇藝室工作。1950年冬調入華東越劇實驗劇團,擔任舞臺道具管理,并不時參加演出,如在《借紅燈》和《織錦記》等劇中扮演角色及幕后伴唱。1953年,與呂瑞英、張桂鳳合演《箍桶記》,在原華東軍政委員會禮堂,向周恩來總理作了匯報演出。1954年,任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演員訓練班和上海市戲曲學校越劇班教師。50年代初期,在新音樂工作者合作下,唱錄了不少越劇早期老調。在1954年華東區(qū)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作為有突出貢獻的老藝人,榮獲大會授予的獎狀。1960年,轉入上海越劇院學館教學,文化大革命中退休后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