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維永 - 簡介
支維永(1895—1967) 男,越劇小生。男班四大名生之一,小名達松,浙江省嵊縣支鑒路村人。14歲進小歌班學戲,拜金榮水為師,工小生。1920 年12月到上海,加入王永春領銜的戲班,首次掛牌演出于小西門綺云茶園,后在第一戲園和大世界演出。20年代后期已成為臺柱小生,與李桂芳、金筱邦、樓天紅、陶素蓮、裘鳳山、王佩卿等男班名角合作,演出于永慶、寶興、協(xié)義等戲院,經常演出連臺本戲《孟麗君》、《漢光武復國走南陽》、《果報錄》等。
支維永 - 生平
30年代已成為男班的著名小生,領銜演出于群樂、民興、長春、昆明等劇場。1936年8月,曾與坤旦小白玉梅搭檔,在新世界演出多年。他身材挺拔、扮相英俊、臺風瀟灑、能文能武,尤擅儒雅巾生,嗓音高亢,可與坤角唱同調。拿手戲有《孟麗君》、《玉蜻蜓》、《梁山伯》、《雙珠鳳》等。
1936年11月,在高亭唱片公司灌制了《梁山伯下山訪友》、《梁山伯十八相送》(與陶素蓮合作)、《雙珠鳳送花樓會》(與張雪芳、陶素蓮合作)等3張唱片。上海解放后加入男女混演的復興越劇團,1953年隨團到嘉興,成為男女合演的嘉興市越劇團演員兼教師。
l938年前后,他常在上海恒雅書場、協(xié)興社、謝碧云劇團、馬大富劇團任頭肩小生,在新世界、天然茶樓、大世界等劇場演出。1940年4月出版的《越劇?返怯兄ЬS永唱的《梁山伯訪友》唱詞,另有與陶素蓮合唱的《梁山伯十八相送》唱段。解放初,支維永參加越劇男女合演的復興劇團到了嘉興。
1956年退休。1958年被聘到浙江藝術學校任教,為培養(yǎng)首屆越劇班男女學員作出了貢獻,并常去浙越二團為男演員練功說戲。1962年回上海定居。1967年病故。
支維永 - 特點
藝術上肯扶掖后輩,生活作風嚴肅,煙酒不沾。支維永扮相英俊,風度瀟灑,30年代以善演風雅儒生、英雄小生風靡上海,可與當時最負盛名的男小生王永春、高玉生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