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勇波 - 簡介
孫勇波,原成都市川劇院演員,第二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拜師于首屆梅花獎演員曉艇,習(xí)文武小生。曾獲四川省川劇演員一等獎、四川中青年演員比賽一等獎,第六屆中國戲劇節(jié)上主演的《目連之母》獲表演獎,孫勇波是川劇舞臺上難得的文武兼?zhèn)涞挠⒖⌒∩ひ羟辶翀A潤,唱腔細膩感人,念白功力深厚。他主演的《白蛇傳》、《四川好人》、《目蓮之母》等傳統(tǒng)戲深得觀眾喜愛。近年來,孫勇波拜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曉艇為師得其真?zhèn)鳌4▌⊙輪T的清貧有目共睹,孫勇波卻說:“在戲劇處于低谷時,川劇演員更應(yīng)堅守陣地。我愿為藝術(shù)燃燒一生。”孫勇波 - 演出情況
主演的《新喬老爺奇遇》獲中國電視金鷹獎長篇電視劇提名獎,四川省五個一工程獎,2002年在全國地方戲曲精品折子戲評比演出暨戲曲青年演員大獎賽上獲得一等獎。在《激流之家》中領(lǐng)銜主演高覺慧。
孫勇波 - 發(fā)展史
1981年進入瀘州市川劇藝術(shù)訓(xùn)練班學(xué)藝,向林輝光、胡春甫、高通文、劉素彬等老師學(xué)戲。1986年拜中國戲劇首屆“梅花獎”榮獲者、著名川劇表演藝術(shù)家曉艇為師,又兼有川劇名旦王竹惠的輔導(dǎo),進步很快。1987年考入了四川省川劇學(xué)校成人中專班,鉆研川劇表演藝術(shù)。1991年進入藝術(shù)環(huán)境良好的成都市川劇三團。在孫勇波漫長艱苦的學(xué)藝期間,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培養(yǎng)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基本功的全面長進與常演文武小生戲緊緊地融合在一起。積累的結(jié)果跟他帶來豐碩的回報,他能演數(shù)十出戲,很多的戲還獲得不同的獎項,他不僅有得獎劇目、“專場”劇目,更有很多為觀眾演出的劇目。他是在觀眾中成長的。
孫勇波 - 成就
他演的傳統(tǒng)劇目和新編劇目有:《白蛇傳》、《御河橋》、《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梳裝奪戟》、《楊廣迫宮》、《珍珠衫》、《太后改嫁》、《智宰魯齋郎》、《目連之母》、《鳳儀亭》、《芙蓉花仙》等等;他演的由外國名著改編的川戲有:《灰欄記》(飾孟生)、《欲?癯薄罚椚桑、《四川好人》(飾楊蓀)等等;他演的川劇現(xiàn)代戲有:《楊開惠》、《二丫與秀才》、《好軍妹》、《收租院》、《苗嶺風(fēng)雷》、《盤石灣》等等。這些劇目都獲得從四川到全國的不同獎項。
孫勇波 - 評價
川劇大師陽友鶴講過:“沒有(演)百多出戲的演員,怎么能算川劇的角兒!”從目前川劇青年小生行來講,孫勇波的繼承要算很扎實很全面的了。孫勇波德藝雙馨,不僅堅持“三下鄉(xiāng)”演出,不計報酬、不講條件、不辭辛苦送戲上門,受到劇院和廣大觀眾的稱贊,而且他先后到法國、瑞士、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歐洲國家進行對外文化交流演出,廣獲好評。1999年成都市川劇院三團赴瑞士、意大利演出《白蛇傳》,由于飾演白娘子的主要演員患急性闌尾炎需要馬上手術(shù),領(lǐng)導(dǎo)采取緊急措施,讓另一位青年演員頂替演出。全劇中,除“盜草”和“金山寺”兩折戲外,幾乎全是白蛇與許仙的重頭戲。演員能否在一天之內(nèi)完成新排任務(wù)就成了能否演出的關(guān)鍵,這取決于許仙扮演者孫勇波的配合狀態(tài)。孫勇波不計得失立即投入了排練,從下午排練到零晨兩點。第二天上午,全體演員從走臺直到響排圓滿完成,使當晚首演獲得完全成功。孫勇波在整個排練、演出過程中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為能圓滿完成出國演出任務(wù)作出了貢獻。這一切都給孫勇波帶來了從做人到從藝的全面鍛煉。演好川劇文小生難,文武兼?zhèn)涞母y。因為,有的川劇文小生因基本功欠缺而顯得飄或淺,有的川劇武小生嗓聲條件不盡如人意,甚至有的“只能打,不能唱”。孫勇波兼二者之長。他文若微風(fēng),武若驚鴻。從《下游庵》到《攔馬》,從《情探》到《盜仙草》,文武小生都演得來熠熠生輝,技藝出眾。要嗓子有嗓子,要武功有武功,要表演有表演,要塑造人物也有他的藝術(shù)手段等等,這一切都實屬難得。這正如著名川劇劇作家徐所說的那樣:“在川劇不景氣的當前,老一輩除外,現(xiàn)在塑造角色最多、演出場子最多的川劇演員當數(shù)孫勇波”,“總之,你將會由此而認識一個有德、有才、重信、重利、助人、助戲都很優(yōu)秀的青年演員孫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