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周少麟

    周少麟

    周少麟(1934—2010),原名周菊傲,京劇老生。他是京劇大師、麒派創(chuàng)始人周信芳的兒子,麒派藝術(shù)傳人。代表劇目有:《戰(zhàn)長沙》、《海瑞上書、《打嚴嵩》、《四進士》、《追韓信》、《烏龍院》等。2010年12月29日因病去世,享年76歲。

    周少麟 - 人物簡介

    周少麟(1934—2010),1934年生于上海,他是京劇大師、麒派創(chuàng)始人周信芳的兒子。其父是先讓他跟產(chǎn)保福(譚派)和陳秀華、劉書詒(兩位都是余派)三位老生名家學(xué)戲。因此,他在膠州京劇團主要就是演譚派戲。1960年加入上海京劇院三團。1962年曾與父親周信芳同臺演出《戰(zhàn)長沙》,他飾演關(guān)羽!拔母铩苯Y(jié)束不久的1979年,他在上海天蟾舞臺主演《海瑞上書》,獲得很大成功。同年與蕭德寅合演麒派名劇《打嚴嵩》。1980年去香港后至美國,在紐約林肯中心演出麒派戲《四進士》、《追韓信》、《烏龍院》獲得成功,使麒派藝術(shù)再次為世界矚目。2001年,周少麟伉儷 “落葉歸根”回到祖國,在上海定居。他在2003年收下吳群、陳少云、汪灝為學(xué)生,傳授麒派藝術(shù)。他因病于2010年12月29日去世,享年76歲。

    周少麟 - 個人經(jīng)歷

    1951年周少麟考入震旦大學(xué)外文系,1953年陪他父親參加赴朝慰問團。后輟學(xué)學(xué)戲,武功老師是王少芳、劉君林,文戲老師是產(chǎn)保福、陳秀華和劉叔詒,昆曲老師是方傳蕓。先從譚、余派開始打基礎(chǔ),他父親也向他傳授了不少“老譚”的“絕活”。他是周信芳九個子女中唯一一個繼承父業(yè),成為京劇演員的。

    周少麟正式演出先在寧波、泰州、揚州以及山東等外地跑碼頭,1960年正式進入上海京劇院,被分配在三團,主要演傳統(tǒng)戲。也曾在現(xiàn)代戲《蘆蕩火種》里扮演刁德一,在《南方戰(zhàn)歌》中扮演美國軍官,成功地塑造了京劇舞臺上的反面角色形象。

    1966年“文革”開始,他和他的全家被卷入了長達十年的浩劫之中。他母親和他父親先后被迫害致死,他也因被定為“反革命”而坐牢五年!拔母铩苯Y(jié)束,周少麟一家得到平反昭雪、恢復(fù)名譽,他也重新登上舞臺,首演傳統(tǒng)戲。1979年他主演他父親的名劇《海瑞上疏》獲得巨大成功。

    1980年周少麟一家先后去了香港和美國。在美國,他不僅參加京劇演出,也參加教學(xué),但教的不是京劇,而是電影、話劇、歌劇等的表演藝術(shù)。他采用獨特的教學(xué)方法,使得看似深奧的東西變得簡單易懂,用最簡單的方法,取得最大的效果。1985年和1995年,為紀念他父親誕辰,他先后在上海、北京、江蘇、東北等地作了演出。1989年在臺灣舉行了他的麒派專場演出。

    2001年,周少麟攜夫人一起回到祖國,定居上海。他先后被聘為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上海海外聯(lián)誼會理事、中國周信芳藝術(shù)研究會顧問等。2003年他收京劇麒派老生陳少云、越劇女老生吳群和電視編導(dǎo)汪灝為徒,2006年他收京劇麒派老生裴詠杰、京劇麒派票友穆曉炯為徒,體現(xiàn)了麒派藝術(shù)的博大精深和輻射廣度。

    2005年,在他父親110周年誕辰之際,周少麟著述的《海派父子》一書出版,全書分為他自述“庸俗的一生”、在美國教學(xué)時的講稿和專家、朋友的評論三個部分,受到了讀者、尤其是青年讀者的歡迎。2007年,上海音像出版社出版了他的DVD專集,收錄了他主演的《群英會·借東風(fēng)·華容道》、《烏龍院》、《四進士》三出戲。

    周少麟 - 活動年表

    1978年11月26日,農(nóng)歷戊午年十月廿六日:上海市文化局為京劇《海瑞罷官》恢復(fù)名譽
    上海市文化局和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召開座談會,為周信芳等編演的京劇《海瑞上疏》恢復(fù)名譽,揭露和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團及其余黨攻擊海瑞和海瑞戲的政治陰謀。陶雄、許鐵生、蔣星煜、周少麟等分別在會上發(fā)言。

    1979年3月6日,農(nóng)歷己未年二月初八日:上海京劇三團舉行“麒派藝術(shù)展覽演出”
    3月6日至3月14日,上海京劇三團周少麟等在延安劇場舉行“麒派藝術(shù)展覽演出”。劇目有《四進士》、《鴻門宴》、《追韓信》等,主要演員還有李如春、李桐森、呂君樵、孫鵬志等。

    1979年9月30日,農(nóng)歷己未年八月初十日:1979年9月30日上海勞動劇場演出
    本日上海京劇三團于勞動劇場公演重排的《海瑞上疏》,主演:周少麟

    1979年10月10日,農(nóng)歷己未年八月二十日:上海市文化局、劇協(xié)上海分會為周信芳恢復(fù)名譽
    上海市文化局、劇協(xié)上海分會在勞動劇場召開大會,宣布京劇《海瑞上疏》是一出優(yōu)秀的歷史劇,為以身殉戲的杰出表演藝術(shù)大師周信芳恢復(fù)名譽。當晚,中共上海市委領(lǐng)導(dǎo)彭沖、嚴佑民、王一平、韓哲一、陳沂、陳錦華觀看上海京劇三團周少麟主演的《海瑞上疏》,并上臺對全體演員表示慰問。

    1990年9月16日,農(nóng)歷庚午年七月廿八日:周信芳銅像落成揭幕儀式舉行
    周信芳銅像落成揭幕儀式在岳陽路168號上海京劇院內(nèi)舉行。上海副市長劉振元和汪道函、李儲文、陳沂及海內(nèi)外人士百余人出席。周信芳之子周少麟從美國趕來參加。

    1994年12月,農(nóng)歷甲戌年:梅蘭芳、周信芳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文化部主辦的梅蘭芳、周信芳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活動在北京揭幕,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式和研討會及紀念演出。上海京劇院特邀周少麟、宋長榮、陳少云、計鎮(zhèn)華、王全熹、王夢云,以《貍貓換太子》、《投軍別窯》、《徐策跑城》、《坐樓殺惜》、《鴻門宴》、《清風(fēng)亭》等劇參演。12月27日,江澤民與部分在京京劇、戲曲藝術(shù)家和專家進行座談,上海馬博敏、黎中城、史敏等參加。

    2003年3月2日,農(nóng)歷癸未年正月三十日:陳少云拜周少麟為師
    陳少云拜周少麟為師“拜師專場演出”在逸夫舞臺舉行。李炳淑、楊華生、吳君玉、李薔華、計鎮(zhèn)華、王全熹、蕭潤增、關(guān)懷、孫正陽等參加了演出。

    2005年4月28日,農(nóng)歷乙酉年三月二十日,19時15分: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50年演出第一天
    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50年演出第一天,為新創(chuàng)劇目優(yōu)秀唱段大型演唱會。特邀嘉賓:李玉茹、周少麟、張學(xué)津。

    演出節(jié)目
    1《海瑞上疏》陳少云
    2《尤三姐》孫愛珍
    3《大鬧寧國府》熊明霞
    4《梅妃》汪正華
    5《百花公主》史依弘
    6《義責(zé)王魁》小王桂卿
    7《勘玉釧》張南云
    8《審椅子》吳江燕
    9《智取威虎山》童祥苓
    10《智取威虎山》王珮瑜
    11《海港》李國靜
    12《海港》朱文虎
    13《海港》李長春
    14《龍江頌》李炳淑
    15《龍江頌》趙群
    16《磐石灣》李崇善
    17《刑場上的婚禮》章曉申
    18《刑場上的婚禮》夏慧華
    19《甲午海戰(zhàn)》王夢云
    20《劉姥姥與王熙鳳》孫正陽
    21《譚嗣同》范永亮
    22《盤絲洞》方小亞
    23《乾隆下江南》關(guān)棟天
    24《曹操與楊修》尚長榮
    25《曹操與楊修》何澍
    26《貍貓換太子》陳少云,史依弘
    27《貍貓換太子》唐元才,胡璇
    28《鄭板橋》李軍
    29《貞觀盛事》夏慧華
    30《廉吏于成龍》尚長榮,關(guān)棟天

    2005年11月5日,農(nóng)歷乙酉年十月初四日,下午:周少麟在上海書城簽售《海派父子》
    為紀念京劇大師周信芳誕辰110周年,周信芳之子周少麟在上海書城為他的新著《海派父子》簽名售書。同時簽售的還有一批周信芳大師的音像制品。《海派父子》以細膩的筆觸講述了發(fā)生在作者身上的點滴故事,表現(xiàn)出作者對父親的懷念和對麒派藝術(shù)的摯愛。

    2006年1月14日,農(nóng)歷乙酉年十二月十五日,18時:紀念京劇大師周信芳先生誕辰111周年暨周少麟先生收裴詠杰、穆曉炯為徒拜師儀式舉行
    紀念京劇大師周信芳先生誕辰111周年暨周少麟先生收裴詠杰、穆曉炯為徒拜師儀式在上海君怡閣酒家舉行。

    2006年1月15日,農(nóng)歷乙酉年十二月十六日,19時15分:裴詠杰拜周少麟為師專場演出舉辦
    吉林省京劇院副院長裴詠杰拜周少麟為師專場演出在逸夫舞臺舉行,這同時是紀念京劇大師周信芳誕辰111周年的一次麒派展演。

    參加演出的還有周少麟弟子陳少云、吳群、姜培培及與裴同時拜師的穆曉炯,麒派名家張信忠、蕭潤增,以及著名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李炳淑、北京京劇院優(yōu)秀老旦康靜、中國戲曲學(xué)院裘派女花臉崔玥、上海優(yōu)秀張派演員趙群等。

    2007年5月2日,農(nóng)歷丁亥年三月十六日,14時:“麒派傳人周少麟京劇舞臺藝術(shù)精選”系列套集首發(fā)儀式舉行
    上海音像出版社推出“麒派傳人周少麟京劇舞臺藝術(shù)精選”《四進士》、《烏龍院》、《群英會·借東風(fēng)·華容道》DVD,本日在上海書城七樓大廳舉行系列套集首發(fā)儀式,由周少麟先生出席并現(xiàn)場簽名售碟。

    2007年11月20日,農(nóng)歷丁亥年十月十一日,19時30分:吳群2007年越劇專場第一場
    本日逸夫舞臺舉辦“越苑青春風(fēng)、舞臺嘉年華”上海越劇院10位優(yōu)秀青年演員專場之吳群越劇專場。周少麟、陳少云、計鎮(zhèn)華等親臨現(xiàn)場,陳少云和計鎮(zhèn)華更以《鴻門宴》和《長生殿·彈詞》選段為吳群捧場。而吳群恩師張桂鳳也來到現(xiàn)場,為愛徒打氣。
    演出劇目
    《徐策跑城》(吳群)
    《爛柯山·雪樵》(吳群)
    《虞美人·索劍》(吳群,忻雅琴)
    《二堂放子》(吳群,唐曉羚)

    周少麟 - 個人專著

    【《海派父子》簡介】
    周少麟自稱是“庸俗的一生”,讀一讀“說說自己”,就知道他是怎么“庸俗”的走過來的。好多人認為表演藝術(shù)是一門深奧的學(xué)問,周少麟“自說自話”,開門見山,一說到底,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把影視劇等表演方法演繹清楚。讀了第一節(jié)就自然的想讀下去。周少麟朋友不少,有名家名票戲迷觀眾,“朋友們說”從各個視角反映“海派父子”的風(fēng)貌,有助于對“麒藝”的進一步了解。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少麟自傳。讀者可以看到這位從特殊家庭出身,經(jīng)過特殊學(xué)戲過程成長起來的演員的特殊人生況味。從另一角度說,它又多少具有十分珍貴的“周信芳后傳”的價值。第二部分是本書的主體,這是他以他在美國各校的授課內(nèi)容為基礎(chǔ)加以整理充實而成,顯示了他的演劇思想。第三部分則是幾位同周氏父子關(guān)系密切或深有研究的藝術(shù)家和評論家,探討麟派藝術(shù)和少麟成就的文章。前兩部分是主觀性的,后一部分屬于客觀,二者相輔相成,讀者可以得到一個完整的印象。

    周少麟 - 星聞軼事

    【麒麟童和周少麟的父子情誼】
    周信芳,藝名麒麟童,他曾有兩次婚姻,十七歲時娶著名武旦九仙旦(劉祥云)之女劉鳳嬌為妻,成婚于山東煙臺;楹笊幸蛔佣L子周丕承,長女連弟,次女連喜。后來周信芳與劉鳳嬌分居而離異。上個世紀20年代后期,周信芳與裘麗琳在上海結(jié)合,幾年后結(jié)婚,生有四女二男:女采藻、采蘊、采芹,子振華(周少麟)、英華,女采茨。在周信芳的眾多子女中,真正繼承父業(yè)、在京劇舞臺上粉墨登場者,僅周少麟一人也。

    ▲周信芳把周少麟送進了大學(xué)外語系
    周少麟出生于1934年9月。按家族排行,取名亨瞿,周又為他取名菊傲。當時周信芳已經(jīng)是聞名南北的大角兒,上海的觀眾都親切地稱他為“麒老牌”?墒窃谒依飬s聽不到胡琴和鑼鼓的聲響,也看不到周信芳在練功、吊嗓,歲月在幼小的周少麟看來,不大像一個京劇名角的家庭。周信芳是一個在舊社會飽嘗了艱辛和屈辱的戲曲演員,為了避免子女重蹈這種生涯,在子女出生之前,他就為他們準備了三部大書:工業(yè)大綱、法律大綱和醫(yī)學(xué)大綱,設(shè)想將來孩子的前途是學(xué)工、學(xué)法、學(xué)醫(yī),就是不要學(xué)戲。所以,周少麟漸漸長大后,也像他的幾個姐姐一樣,被送進了外國人辦的學(xué)校念書。

    周少麟在家里雖然感受不到多少京劇的氣氛,但母親常在星期天帶他們姐弟們到劇場去看父親的演出。周少麟終于在舞臺上看到了另一個多姿多彩的父親。漸漸地,周少麟對京戲也有了幾分興趣。但是由于他的性格偏于文靜、內(nèi)向,也沒有刻意想去學(xué)唱戲。1951年,周少麟邂逅了他后來的夫人黃敏珍。黃敏珍喜愛京戲和評彈,她的母親也是京劇愛好者,她們家里經(jīng)常有人在一起拉拉唱唱。

    1951年夏天,周少麟考入了震旦大學(xué)外文系,改名為周征華。那年,黃敏珍考入滬江大學(xué)外文系。后來,因院系調(diào)整,他們都進了復(fù)旦大學(xué)。周少麟還是經(jīng)常到黃敏珍家去參加類似業(yè)余京劇票房的活動。周少麟在她家,慢慢地從做聽眾,到自己也唱起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不僅勾起了我的戲癮,而且激發(fā)了我潛意識中愛戲的熱情!

    周信芳很少對兒女談?wù)撨^去的藝事生涯,但是可能是耳濡目染的原因吧,他的兒女們大多愛上了戲劇。他們看了戲,回家就依樣畫葫蘆地學(xué)演起來。開始周信芳只是很有興味地看他們演出,可并沒有輕易地松口讓他們學(xué)戲。

    周少麟在大學(xué)學(xué)外語,但漸漸地對京戲魂牽夢縈起來,課間不時低聲哼唱起幾句京戲唱腔來。后來同學(xué)們得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麒麟童的兒子,就奇怪地問他:“你為什么不繼承父親的衣缽,也學(xué)京戲呢?”對此,少麟諱莫如深,微笑不答。

    ▲周少麟陪同父親到朝鮮戰(zhàn)場演出
    1953年10月,周信芳率華東戲曲研究院京劇實驗劇團參加第三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前往朝鮮演出,并擔任副總團長。出這樣的遠門,裘麗琳很不放心,她要少麟陪同他去,也好有個照顧。這一次,周少麟親身經(jīng)歷了劇團的生活,并大開了眼界。在朝鮮戰(zhàn)場艱苦的演出條件下,他父親和梅蘭芳、程硯秋、馬連良等大師們的精湛演技和崇高戲德,使他深受感動。大概濃重的戲劇環(huán)境也激發(fā)起少麟演戲的欲望,他經(jīng)常瞞著父親,偷偷地參加演出,因為當時那個演出團聚集了梅、周、程、馬四個劇團,各位名家不一定每次都同臺演出,在周信芳沒有戲份的時候,劇團的同志就讓少麟去跑跑龍?zhí)谆蜃鲎觥按蛴⑿邸边@樣的下手活兒,比如陳大濩演《失·空·斬》等,他都去跑龍?zhí),在武戲《四杰村》里,他扮個英雄,拿著馬鞭過個場,也算過了戲癮。這些活兒,少麟雖然沒有怎么學(xué)過,但經(jīng)人一說,總能應(yīng)付下來,所以團里的人都說他是個“吃戲飯的料”。這下使他唱戲的興頭又平添了幾分。

    ▲周信芳終于同意周少麟下海唱戲 
    1955年,周少麟和黃敏珍結(jié)了婚。這期間他讀了許多有關(guān)京劇的書籍,也看了不少父親的戲,他暗暗下了決心要下海唱戲。

    母親對兒子的志向倒沒有什么異議,覺得現(xiàn)在新社會了,學(xué)戲也沒有什么不好。可是,父親始終沒有松過口,這一關(guān)不大好過。再說,京劇演員講究幼功,大多是從小就學(xué)戲的,可是當時周少麟已經(jīng)二十出頭了,要練功,顯然晚了些;另外,他性格比較內(nèi)向,不善于表演,也是一重困難。他為了說動父親,想了不少辦法。有一次,他把自己學(xué)唱父親《秦香蓮》中的唱段,錄好音,故意放給周信芳聽,周信芳聽了還以為是自己唱的呢。后來少麟干脆直接唱給周信芳聽,周信芳聽了他的嗓音還不錯,后來就答應(yīng)他走這條路了。可能是少麟對京戲的熱愛感動了周信芳,也可能是以為解放后藝人的地位和工作性質(zhì)的深刻變化,使周信芳改變了原來的想法。所以,周少麟是從不熟悉京戲,到喜歡京戲,并決心下海唱戲;而周信芳卻經(jīng)過了從不讓兒子唱戲,到慢慢同意兒子學(xué)戲的過程。得到父親同意之后,周少麟在學(xué)校的支持下,辦好了退學(xué)手續(xù),從此,開始踏上了京劇表演藝術(shù)的道路。

    周信芳對兒子的要求非常嚴格,他對少麟說:“你既然立志要做一個京劇演員,那就要好好地學(xué)戲吧!可是要自己下苦功,不要想扛著我的這塊牌子。你要是現(xiàn)在不刻苦,以后學(xué)成個半吊子,我是決不會讓你登臺的。”針對周少麟缺乏幼功的情況,他首先要求少麟苦練基本功,以彌補這方面的欠缺。他為少麟請了王少芳老師教他把子功,有時王老師的父親王益芳老先生也來指點,王老曾有“大刀王”的美譽,他教了少麟大刀和雙锏;周信芳又請了劉君林老師教他毯子功。講到具體學(xué)戲,周信芳不要少麟一上來就學(xué)麒派戲,而是要先學(xué)譚派戲。他請了產(chǎn)保福、陳秀華、劉叔詒三位名師教戲。產(chǎn)保福給少麟說的開蒙戲是譚派的《捉放曹》,接著是《李陵碑》。陳、劉二位教了少麟一些余派的戲。周信芳還請了昆曲老師方傳蕓教他《石秀探莊》等昆曲劇目。周信芳對少麟說:“你一定要先學(xué)成《定軍山》、《戰(zhàn)太平》、《擊鼓罵曹》、《打棍出箱》四出戲,才能到外面去演出!敝苄欧挤浅W鹬剡@些老師,他們給少麟教戲時,有時他來了,只是看看,跟老師打個招呼,從不插話或插手。

    周少麟學(xué)戲也很努力。為了學(xué)戲,他在父母房外的陽臺上搭了一張單人鋪,睡在那里,每天清晨五時即起練功,有兩年之久。父母為了支持他學(xué)戲、練功,還在花園里專門搭了一個戲臺,而周信芳書房的窗戶正好對著戲臺,他可以透過窗戶觀察少麟練功、學(xué)戲的情形。

    1956年,周信芳率生活京劇團赴蘇聯(lián)訪問演出,周少麟作為隨行人員同去蘇聯(lián),照顧周信芳的起居。這次上海京劇團帶了二十多個劇目,歷時兩個多月,對周少麟來說,又是一次學(xué)習(xí)麒派劇目和表演技藝的大好機會,使他對京劇的舞臺、京劇的表演以及父親的戲藝和人品,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周信芳作為團長,又要演出,又要處理團務(wù)及對外交往,十分繁忙,但他總是認真、負責(zé)地做好每一件事,時時處處注意國家形象和國際影響,經(jīng)常累得坐在椅子上就睡著了。所有這些周少麟都看在眼里。他還看到父親現(xiàn)學(xué)現(xiàn)演的昆劇《十五貫》,想不到父親演昆曲也能如此得心應(yīng)手,表演如此傳神。還有周信芳有時會忘詞,但總能隨機應(yīng)變補救過來,并且能使臺下的觀眾看不出來,這些都使少麟十分欽佩,使他懂得一個大藝術(shù)家需要有深厚的藝術(shù)功力,要有昆亂不擋及隨機應(yīng)變的非凡本領(lǐng)。

    ▲周信芳要周少麟先到碼頭上去闖蕩
    梨園界有一句行話,叫“百聽不如一看,百練不如一演”。周信芳也認為演員學(xué)戲必須有舞臺實踐。因此周少麟學(xué)了一段時間后,周信芳提出最好參加一個劇團,但不要一上來就在上海演出,而是要像以往的演員那樣,先在外地碼頭上唱,多經(jīng)受磨練,待藝術(shù)上達到一定的水平,然后再進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演出。經(jīng)過商量,周少麟先到家鄉(xiāng)寧波去演出。臨行前,周信芳囑咐了兩句話:一句是“包銀不能高于玩意兒”;另一句是“一切在于你自己”。周少麟在黃敏珍陪同下,來到寧波,與當?shù)氐木﹦F合作演出。與他同行的還有舅父劉韻芳,他是周信芳舞臺上的老搭檔之一,由他為少麟安排戲碼,說戲,排戲,把場。另有司鼓唐鳳鳴,琴師朱安生配合。在寧波頭三天的打炮戲是《伍子胥》(從“戰(zhàn)樊城”到“刺王僚”)、《四郎探母》和《楊家將》(前“李陵碑”、后“清官冊”)。這是周少麟第一次正式登臺演出,并開始用他母親為他取的藝名周少麟。打炮的幾出戲演得很圓滿,接著又演了《南陽關(guān)》、《賣馬》、《烏盆記》、《失空斬》等,演的都是譚派戲,一出麒派戲也沒有。但是當?shù)氐挠^眾紛紛要求他也來出把麒派戲,推辭不得,只能請劉韻芳現(xiàn)教了一出麒派的《群·借·華》,周少麟一趕三,前魯肅,中孔明,后關(guān)羽。這是周少麟首次公演麒派戲。    

    在寧波演了一個月左右,反響不錯。第一次正式演出,周少麟感觸良多。其中一點是,深感要做一個專業(yè)京劇演員,必須懂得鑼鼓經(jīng)。因為這次到寧波演出,有時用當?shù)貏F的場面(樂隊),要給他們說戲,而麒派戲鑼鼓特別重要,要是不懂鑼鼓,重要的節(jié)骨眼兒就說不清楚。再說,周信芳對少麟說過,以后要獨當一面,不許帶樂隊出去,而是要用當?shù)氐臉逢牎K灾苌禀霙Q心要學(xué)鑼鼓,回到上海之后,他請了全堂樂隊,每天到家里的小舞臺上打打唱唱,他邊聽邊學(xué),主要學(xué)場面,學(xué)大鑼。這樣大打大敲,把周信芳吵的頭昏腦脹。他問少麟:“你怎么不吊嗓,而學(xué)場面?”少麟說:“您有幾十年的舞臺實踐,對鑼鼓經(jīng)熟透了。我要在一兩個月里盡可能學(xué)會您在幾十年學(xué)會的東西,不但學(xué)場面,甚至拉大幕,撿場都要學(xué)!敝苄欧悸犃,覺得在理,就不言語了。

    后來,周少麟又去江蘇泰州演出,那時當?shù)氐木﹦F要求周少麟當團長。周信芳得知后,立即寫信給少麟,叫他不要當團長,要專心致志把戲演好。周信芳很愛兒子,很關(guān)心兒子的進步,只是這種愛,常常藏在心里,含蓄而不外露。為了了解少麟的演出情況,周信芳專程到泰州去看戲?催^之后,他也沒有表態(tài),別人在他面前夸獎少麟演得很好,他只是說:“他還缺功!边@次泰州方面見周信芳到此,盛邀他為泰州觀眾演出,盛情難卻,周信芳也演了一場。

    周少麟聽從父親 “包銀不能高過玩意兒”訓(xùn)教,一直拿比較低的包銀,生活很艱苦,有時住在劇場的后臺,有時住在棚棚里,一心想在外面闖蕩,磨練。

    ▲周信芳親自給周少麟教戲
    經(jīng)過到外地演出、闖蕩了一個階段,回來后,周信芳才開始給少麟教戲。然而。他教的并不是《四進士》、《追韓信》之類的麒派戲,而是教的譚派戲。他教了少麟三段譚派戲,第一個是譚派戲《空城計》。教的重點不在城樓上的那段唱工戲,而是著重講解老譚在“三報”時的做工。他對少麟說:“這正是譚鑫培的成功之處,在‘三報’中不僅表現(xiàn)出諸葛亮的機智和指揮若定,同時又刻畫出他在軍事形勢驟變,司馬懿急速進攻的危急情況下,始而驚慌,繼則鎮(zhèn)靜,并迅即定出對策,于是詐退敵兵,化險為夷。譚先生就是這樣細致地刻畫出人物的性格特點,而且是那么令人信服!敝苄欧冀虄鹤拥谝怀鰬,選這一出,就是要他牢記:演戲是演人物,要把刻畫人物性格放在第一位。

    第二段是《清官冊》中寇準見八賢王,太監(jiān)牽馬的那一段。八賢王要親自給寇準帶馬,寇準堅辭,八賢王就叫太監(jiān)帶馬,太監(jiān)大大咧咧,牽了馬,站得遠遠的,八賢王叫他帶過來,寇準又讓他牽回去,最后寇準上了馬,出了宮門,自己正想放聲大笑,被太監(jiān)厲聲制止,寇準連忙抬手掩口,然后回臉暗暗噴口一笑。這些都是老譚的演法,老譚演到這里準能博得滿堂彩。果然,后來周少麟演此戲,每次演到這里,都有非常好的效果。這使他領(lǐng)悟到,這就像相聲抖“包袱”一樣,必須掌握好火候。

    第三段是《連營寨》中的“撲火”。劉備被大火燒得迷迷糊糊,跌跌撞撞,腳步踉蹌,趙云前來救他,牽馬讓他上馬,劉備摸索著抓到韁繩,辨認踏蹬,趙云一托,他被扔上了坐騎,左腳站著,抬右腳,猛打三鞭,換腿“跺泥”,飛快下場。這些都是譚鑫培的精彩表演。

    周信芳還給少麟講了譚派戲《打棍出箱》,唱到“攻讀詩文”時的彈髯動作,和出箱時蹲著一個“吊毛”翻出箱子的動作。

    周信芳教這幾出戲,就是要告訴周少麟,演戲就是要演人物,要演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而京劇則要恰當?shù)谶\用以唱、念、做、打各種藝術(shù)手段來刻畫出人物的性格來。

    周信芳給周少麟教戲,還有個特別的地方。他在家里較長的客廳里,周信芳坐在這一頭的沙發(fā)上,周少麟坐在他身邊的小沙發(fā)上,兩人幾乎是并排坐著,周少麟的母親則坐在對面的沙發(fā)上,離得比較遠?墒侵苄欧紖s不對坐在身邊的少麟說,而是向?qū)γ骐x得較遠的夫人說。說完一段,就問夫人:“明白了嗎?”夫人再問少麟:“明白了嗎?”周少麟對母親說:“明白了!庇谑窃偻抡f。而每一次說戲,都是由少麟的母親發(fā)起并組織的。

    1960年,周少麟進了上海京劇院。當時凡是進上海京劇院的演員,都先要在臺上亮一亮相,讓大家看看,是否可以成為上京的一員,周信芳同樣要求周少麟也這樣做。從8月20日起,周少麟在天蟾舞臺演了五天戲,戲目有《四進士》、《群·借·華》、《定軍山·陽平關(guān)》、《宋十回》、《追韓信》等。同臺演出的有沈金波、趙曉嵐、沈葆芬、汪志奎、劉斌昆、王正屏、童壽苓、黃正勤等。在公演之前,周信芳特地帶著少麟到天蟾舞臺去看臺,在舞臺和場子里兜了一圈。通過這次演出,經(jīng)大家認可,周少麟才正式成為上海京劇院的演員,分配在三團。

    1962年,周少麟有幸與周信芳同臺演出,這也是他們父子唯一的一次同臺合作,演的是《戰(zhàn)長沙》,周信芳飾黃忠,少麟飾關(guān)羽,王正屏飾魏延。少麟的關(guān)羽是李仲林老師手把手教的。觀眾十分踴躍。但是這次演出,由于周信芳老是擔心兒子出錯;兒子跟父親演對手戲時又很緊張、拘束,所以兩人都沒有發(fā)揮出水平。但不管怎么說,父子同臺總是值得紀念的一件事。

    周少麟進入上海京劇院后,除了演出傳統(tǒng)戲外,還參加了一些現(xiàn)代戲的演出,他在《蘆蕩火種》里演過刁德一,1965年5月,上海京劇院在華東地區(qū)京劇現(xiàn)代戲會演上演出《南方戰(zhàn)歌》,周少麟又在戲中扮演了一名美國軍官。

    ▲厄運臨頭,患難與共
    “文革”開始后,周信芳被當作“反動學(xué)術(shù)權(quán)威”、“反共老手”遭批斗,受到了殘酷的迫害。周少麟與父親相依為命,患難與共。有一次,造反派把周信芳押到蘭心大戲院去批斗,周少麟也擠上了汽車,回來時,周信芳問他:“你也來干什么?他們要打你!鄙禀胝f:“他們打了我,你就可以少挨幾下。”周信芳緊緊地握住少麟的手,激動地說:“讓他們看看,世上還有這樣的感情!”不久,周少麟因為對“四人幫”不滿,又說了些關(guān)于江青的話,也被定為“反革命”,兩次被捕入獄,達五年之久。這件事使周信芳老淚縱橫,周信芳說:“我一定要等少麟回來! 1975年2月,周少麟果然獲釋回家,但是仍被弄到郊區(qū)的勞動玻璃廠勞動,周末才能回家一次。不管怎樣,父子總算可以相濡以沫,團聚一處了。此時,周信芳已經(jīng)因悲憤而患病,吐血、拉血,不久進了醫(yī)院?上禀肱c父親相處時間不長,周信芳就溘然去世了。周少麟和黃敏珍含著悲憤和眼淚料理了父親的后事。

    粉碎“四人幫”之后,周信芳和《海瑞上疏》都得到了平反。1979年10月,《海瑞上疏》重新登上舞臺,由周少麟飾演海瑞,劇場氣氛非;钴S,反響非常強烈。這一時期,周少麟還演出了《四進士》、《打漁殺家》等麒派戲。著名戲劇界吳祖光在上海觀看了他演出的《四進士》后,欣喜地賦詩,曰:徒傷藝海大星沉,霧散天,F(xiàn)少麟。亮相豈緣驚濁世,揚眉猶自記囚身。賢翁絕唱空前古,世子悲歌繼后塵。已雪奇冤雙塔寺,從此麒派有傳人。

    1980年起,周少麟夫婦先后去了香港、美國。1981年8月,中國上海京劇團赴美國演出,梅爾波梅耶基金會邀請該團童芷苓、王正屏等協(xié)助周少麟在紐約林肯藝術(shù)中心舉行紀念周信芳的麒派專場演出,他們合作演出了《劉唐下書》、《坐樓殺惜》、《追韓信》等麒派名劇,總共演出15場,場場爆滿,劇場里掌聲、叫好聲、歡呼聲此起彼落。周少麟飾演的宋士杰、蕭何、宋江等角色,性格鮮明,情緒飽滿,頗具乃父周信芳的風(fēng)范,著實轟動了大洋彼岸。在美國,周少麟先后到波士頓、洛杉磯、圣地亞哥等地的大學(xué)講授表演藝術(shù)。他于1985年、1995年兩度回國參加梅周的紀念活動,在上海、北京、江蘇、東北等地作了演出。

    懷著葉落歸根的思想,2001年,周少麟夫婦回到上海,定居在長樂路的周信芳舊居內(nèi)。周少麟后被聘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并擔任上海海外聯(lián)誼會理事;貒,周少麟先后收了陳少云、吳群、汪灝、姜培培、裴詠杰、穆曉炯為徒,他親自為陳少云、裴詠杰等教授了《四進士》《殺惜》《斬經(jīng)堂》《清風(fēng)亭》等戲,以及麒派的理論,為麒派藝術(shù)的薪火傳承不倦地工作。

    周少麟

    名人推薦
    • 張玉峰
      張玉峰,,教授。1946年4月18日生,陜西省蒲城人。1995年7月任北大方正集團公司總裁;1997年7月,北大方正集團公司董事長。
    • 醉麗君
      醉麗君,男,京劇旦角。原名汪硯云。浙江杭州人。1912年3月3日(農(nóng)歷壬子年正月十五日)出生,1993年7月7日(農(nóng)歷癸酉年五月十八日)因病醫(yī)治無效在...
    • 張彩林
      張彩林,男,京劇旦角,青衣花旦,刀馬旦,荀慧生、雪艷琴都是其門生!陡毁F長春》 等是其代表作
    • 趙麟童
      趙麟童京劇老生,幼年拜黃 勝芳為師,九歲登臺演出《追韓信》。數(shù)十年來,他追隨周信芳的表演藝術(shù),投師訪友,虛心求教,宗麒而不拘泥于麒,按自身...
    • 鄭佳艷
      青年演員,原浙江京劇團梅派青衣花衫,第四屆中國京劇優(yōu)秀青年演 員研究生班研究生,現(xiàn)任浙江藝術(shù)職業(yè)學(xué)院越劇形體教師。。
    • 張建峰
      男,河北正定人,1978年出生,北京京劇院領(lǐng)銜主演,工老生。 京劇奚派傳人。第五屆CCTV全國青京賽金獎得主。著名學(xué)者歐陽中石先生的入室弟子。中國...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