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振先 - 基本資料
人物:鄒振先
職業(yè):三級跳遠遠動員
稱呼:運動健將
籍貫:遼寧大連人
鄒振先 - 發(fā)展歷程
1973年入遼寧隊。
1976年被選入國家隊。
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是第六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1978年中、日田徑對抗賽中,以16.90米的成績創(chuàng)三級跳遠亞洲紀錄。
1979年以17.02米的成績再破亞洲紀錄,成為亞洲第一個突破17米的選手。
1981年的最好成績達17.34米,再創(chuàng)亞洲紀錄。此成績名列當年世界第三名。同年獲世界杯田徑賽三級跳遠亞軍、世界大學(xué)生運動會冠軍。在第九屆亞運會田徑賽中獲冠軍,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上獲第四名。曾獲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wù)隆?
鄒振先于1986年10月退役。
鄒振先 - 主要成績
1973年入選遼寧省田徑集訓(xùn)主練跨欄跑
1974年改練三級跳遠同年5月在全國田徑分區(qū)賽上跳出15.27的成績
1976年在入選國家田徑集訓(xùn)隊在北京地區(qū)田徑比賽中以16.60米的成績打破三級跳遠全國紀錄。
1977年在與南斯拉夫的田徑隊的比賽中以7.81米打破跳遠全國紀錄。
1978年獲第8屆亞洲運動會三級跳遠銀牌,成績是16.47米,破亞運會紀錄;同年在中國、日本田徑對抗賽中,三級跳遠成績達16.90米,破全國紀錄。
1979年獲第2屆世界杯田徑賽三級跳遠第4名(16.68米);在第3屆亞洲田徑錦標賽中突破17米大關(guān)獲冠軍,成績?yōu)?7.02米,列當年世界第3名,
1980年在美國國際田徑賽中以16.90米的成績獲冠軍。
1981年獲第4屆亞洲田徑錦標賽冠軍(17.05米),7月在第11屆世界大學(xué)生運動會上,以17米32的成績獲得金牌并打破大會紀錄和亞洲紀錄。9月在第3屆世界杯田徑賽中以17.34米獲亞軍,并破亞洲紀錄。
1982年獲第9屆亞洲運動會三級跳遠冠軍(16.80米)。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獲得第五名。
1985年第1屆世界室內(nèi)田徑錦標賽第7名(16.05米)和第6屆亞洲田徑錦標賽第4名(15.83米)。
1986年獲第10屆亞洲運動會三級跳遠第3名(15.76米)。
鄒振先 - 個人榮譽
1981年獲國家體委頒發(fā)的體育運動榮譽獎?wù)隆?nbsp;
1984年被評為全國10名最佳運動員之一。
鄒振先 - 傳奇故事
17.34米,這個數(shù)字與三級跳全國紀錄有關(guān),這個已經(jīng)沉睡了20多年的紀錄,與這位田徑界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有關(guān),他的名字叫鄒振先,1955年出生在大連。
對于年輕一代來說,鄒振先的名字可能有些陌生。但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鄒振先可謂譽滿神州,其聲勢甚至不遜于今天的劉翔。28年前,鄒振先在羅馬世界杯田徑賽上一跳驚人,創(chuàng)造了17.34米的亞洲和全國紀錄,然而20多年來,他保持的這項全國紀錄居然在中國田徑界無人能夠撼動。“希望這個紀錄能被打破,我已經(jīng)等得太久了。”鄒振先這樣告訴記者。
如今,鄒振先已經(jīng)是中國國家田徑隊教練。方正的國字臉,濃重的須發(fā)眉,身體健碩,聲音渾厚。回憶起當年的情形,他還記憶猶新:“我酷愛三級跳遠,第一次接觸,我就陷入其中的樂趣之中!彼群缶妥x于大連珠江路小學(xué)和大連第二十一中學(xué)。1973年,18歲的鄒振先代表大連第二十一中學(xué)參加大連市中小學(xué)生運動會,以12.74米的成績獲得三級跳遠第二名。同年7月,因為出眾的身體素質(zhì)被招入省田徑隊,但由于沒有專業(yè)訓(xùn)練基礎(chǔ),當時很多人并不看好他。
鄒振先說,18歲入選省隊應(yīng)該說超齡,當時好多人都是15歲或者是16歲,那都是比較合適的年齡。然而,這個起初并不引人注目的健壯小伙子很快讓大家吃了一驚。1975年第三屆全國運動會,他獲得了跳遠亞軍和三級跳遠季軍;1976年他入選國家田徑集訓(xùn)隊,當年10月便以16.60米刷新了男子三級跳遠全國紀錄;1978年在中、日田徑對抗賽中,以16.90米獲金牌并創(chuàng)亞洲三級跳遠紀錄;1979年亞運會上以17.02米獲冠軍并創(chuàng)亞洲紀錄,成為亞洲第一個突破“17米大關(guān)”的選手;1981年是鄒振先運動生涯中最輝煌的一年。他先是在亞洲田徑錦標賽以17.05米的成績奪得冠軍,接著在第12屆大學(xué)生運動會上以17.32米獲金牌,并打破大會紀錄和亞洲紀錄。9月份在世界杯田徑賽上,又以17.34米的成績再破當時的亞洲紀錄,被國外新聞界譽為“亞洲飛人”。1982年他以16.80米的成績獲第9屆亞運會男子三級跳遠金牌。1984年他代表中國參加第23屆奧運會,以16.85米獲得第4名。在頻繁的國內(nèi)外賽事中,鄒振先成績迅速提高。
“鄒式跳法”為人津津樂道
除了這些炫目的成績,鄒振先獨樹一幟的跳遠姿勢也為人津津樂道。跳躍中充分保持跳躍的速度,同時采用高跳型技術(shù)的雙臂擺動,當時的國際田聯(lián)主席保倫稱之為“鄒式跳法”。如今瑞典名將奧爾森的技術(shù)就是脫胎于此。
鄒振先身體素質(zhì)好,速度快,動作幅度大,柔韌性強,技術(shù)完整。他創(chuàng)造了一種適合自己的跳法:跳的拋物線不高,向前的速度很快,他的大腿抬得高,從第一跳至第三跳都以雙臂擺動,這種世界上獨特的跳法,被定名為“鄒氏跳法”。
鄒振先的三級跳遠,在國內(nèi)及亞洲稱雄了近一個時代。1981年代表亞洲參加世界杯田徑賽獲亞軍,是亞洲唯一獲得名次的運動員,被亞洲田徑聯(lián)合會授予“金鞋獎”。1978年和1982年還兩次獲亞洲田徑聯(lián)合會的最佳運動員獎。在1984年奧運會上榮獲“奧運村第一村民”稱號。1981年獲國家體委頒發(fā)的體育運動榮譽獎?wù)隆?979至1982年連續(xù)4年被評為全國十佳運動員,還被授予全國新長征突擊手、遼寧省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